查看“Astropulse:啁啾脉冲”的源代码
←
Astropulse:啁啾脉冲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big>'''Chirped pulses'''</big><br> <big>'''啁啾信号'''</big> 1. 一个短脉冲实际上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频率的窄带信号所合成的。下图展示的是由四个窄带信号依次叠加以形成一个短脉冲的过程。这里的“窄带”表示的是信号的持续时间长而且呈波浪状,看上去就像一个正弦函数,对应下图中左边的那几个信号。四个窄带信号的合成结果显示在下图右边。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脉冲的幅度。(对于水波来说,幅度就是波纹的高度,对于声波,幅度表示的是气压,对于电磁波,幅度表示的是电场或磁场的强度。)请特别注意下图最右下角的那幅子图!那是所有四个原始信号的叠加结果,它已经看上去像是一个短脉冲了,而不再是呈波浪状。 [[Image:Delta_from_4.jpg]] 2. 图 2 和图 1 类似,只不过我们这回是把 100 个窄带信号叠加起来。下图中右边的四幅子图依次表示叠加了 25 个、50 个、75 个以及 100 个信号后的结果。现在最右下角的那个波形已经是一个非常短的脉冲啦。 [[Image:Delta_from_100.jpg]] 3. 最后,让我们来对信号进行色散处理。这意味着较高频率的信号(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容有更多波峰的信号)会更早地到达,而较低频率的信号会来得更晚些。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个“啁啾”信号。 [[Image:Chirp_from_100.jpg]] Astropulse 接收的信号就类似于上图 3 中的信号。它必须得先对信号进行“消色散”处理才能得到左边的那些窄带信号,然后还需要经过重新定位,信号才会看上去像图 2 中的短脉冲。 [[Category:Astropulse]][[Category:SETI@home]]
返回
Astropulse:啁啾脉冲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关于我们
教程指南
文献资料
项目介绍
程序下载
分布式论坛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