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kyWay@home”的版本间差异

来自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未显示5个用户的1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Project
+
{{Project
| name =MilkyWay@home
+
|name=MilkyWay@home
| logo =[[Image:MilkyWay%40home_logo.png|230px]]
+
|logo=MilkyWay%40home_logo.png
| screenshot =无屏保图形
+
|developer=Rensselaer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 caption =
+
|released=2007年7月7日
| developer =Rensselaer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
|app={{app/Windows}}{{app/Linux}}{{app/Mac}}{{app/NVIDIA}}{{app/AMD}}
| released =2007年9月
+
|platform={{platform/BOINC}}
| operating system =Windows/Linux/Mac
+
|subproject=
| platform =[[BOINC]]
+
|status=运行中/开放注册
| program size =
+
|genre={{genre/天文学}}
| work unit info =
+
|website=http://milkyway.cs.rpi.edu/milkyway/
| status =运行中/开放注册
+
|rss=http://milkyway.cs.rpi.edu/milkyway/rss_main.php
| genre =天文学/物理类
+
|TName1=优化程序
| optimization =[http://zslip.com/milkyway.htm CPUs/GPUs 优化程序]
+
|Text1=[[MilkyWay@home/优化程序]]
| website =http://milkyway.cs.rpi.edu/milkyway/
 
 
}}
 
}}
[[MilkyWay@home]] is an internet-based public distributed computing project employing the BOINC software platform. It attempts to generate highly accurate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models of stellar streams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our Milky Way galaxy. With [[SETI@home]] and [[Einstein@home]], it is the third computing project of this type that has the investigation of phenomena in interstellar space as its primary purpose. Its secondary objective is to develop and optimize algorithms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category:分布式计算项目]][[category:物理化学类项目]][[category:BOINC 平台上的项目]][[category:MilkyWay@home]]
+
[[MilkyWay@home]] 是一个基于 [[BOINC]] 平台的分布式运算项目。项目试图精确构建银河系附近星流的三维动态模型。与 [[SETI@home]] [[Einstein@home]] 相比较,MilkyWay@home 同样把探索星际空间作为项目目标。项目的另一个目标是开发并优化分布式计算的算法。
 +
 
 +
 
 +
{{JoinBoincProject
 +
|Project=MilkyWay@home
 +
|URL=http://milkyway.cs.rpi.edu/milkyway/
 +
}}
 +
==目标与计划==
 +
MilkyWay@home 是伦斯勒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物理系(包括应用物理)与天文系的一个合作项目。该项目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由一个团队负责执行。这个团队包括了天体物理学家海蒂·乔·纽伯格(Heidi Jo Newberg)与计算机科学家马利克·美格登·伊斯梅尔(Malik Magdon-Ismail)、博莱斯瓦夫·斯曼斯基(Boleslaw Szymanski)、卡洛斯·瓦雷拉(Carlos A.Varela)等人。
 +
 
 +
直到 2009 年年中,项目组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兴趣(interest),主要集中在射手座流(the Sagittarius stream)上。射手座流由人马座矮椭圆星系(the Sagittarius Dwarf Elliptical Galaxy)射出,其中有一段进入到银河系所属的空间。据信,射手座流的轨道并不稳定,在与银河系接近或碰撞之后,会被银河系的强大引力俘获(subject)过来。科学家对高精度地绘制出这类星际流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dynamics),寄予了厚望。因为,这对于了解恒星流的结构、形成、演化,以及银河系的引力势分布(gravitational potential distribution),都能提供关键性线索。<s>其研究结果还可应用到同类星系中去。</s>这还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解开关于暗物质的谜题。 随着项目进程的推进,项目的注意力将转向其他恒星流。
 +
 
 +
MilkyWay@home 使用来自斯隆数字巡天的数据,以 2.5 度角来划分星空(starfields)。划分出来的星空,称之为“工作区(wedge)”。MilkyWay@home 采用了“自优化概率分类技术(self-optimizing probabilistic separation techniques)”,即进化算法,从数据中找出一些合适的潮汐流。然后,程序在原始(input)工作区中,尝试删除掉那些潮汐流的数据,以便建立一个新的、星星密度(分布)均匀的“工作区”。被删除的潮汐流会用 6 个参数记录下它们所在的区间(cylinder):恒星数在流中所占的比例,在数据条中的角度位置,标注被删除区间的球坐标(两个角度加上与地球距离),以及一个宽度单位。对于每次搜索,服务器程序都会持续跟踪那些单独的星群,以便加入到某个可能的银河系模型。
 +
 
 +
==项目细节以及统计数据==
 +
MilkyWay@home 项目在 2007 年正式上马,优化过的客户端程序(包括 32 位和 64 位系统)也已于 2008 年发布。它的屏保程序只是简单地把用户的 BOINC 统计数据旋转显示,没有任何图形内容。
 +
 
 +
起初,主流(modern)CPU 需要花费 2 ~ 4 个小时来完成一个工作单元(workunits)。因此,返还工作单元的时限很短,一般设定为 3 天。到了 2010 年初,完成工作单元的平均时间提高到 15 ~ 20 个小时。相应地,返还时间也改为 7 天左右。这次调整使得 MilkyWay@home 更不适合那些几天都不开一次机的算友,也不适合那些不允许 BOINC 以后台模式运行的算友。
 +
 
 +
 
 +
MilkyWay@home 的数据处理能力(data throughput)在近期得到飞速提高。2009 年 6 月中旬,分布在 149 个国家的 24,000 名算友,组成了大约 1,100 支队伍,贡献出每秒 31.7 万亿次的浮点计算能力。截止 2010 年 1 月 12 日,算友数量提升到 44,900,组成了分布在 170 个国家的 1,590 支队伍,而算力则激增至每秒 1,382 万亿次,令 MilkyWay@home 二度荣登超级计算机 500 强的名单。如今,MilkyWay@home 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分布式计算项目,紧跟在 Folding@Home 之后。名列第一的分布式计算项目 Folding@Home 在 2009 年的时候,算力就超过了每秒 5,000 万亿次。
 +
 
 +
数据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之所以能远超算友数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因为 MilkyWay 部署了使用 GPU 作为计算工具的客户端软件(包括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而通常情况下,只有媒体处理和高性能计算才会用到 GPU 技术。MilkyWay@home 写的 CUDA 代码,能运行在多种英伟达(NVidia)的 GPU 上。CUDA 版本的[http://milkyway.cs.rpi.edu/milkyway/forum_thread.php?id=906#25013 源代码]在 2009 年 6 月 11 日首次公开,放在 MilkyWay@home(GPU) 分支下。不久,基于 ATI 技术的 GPU 程序也有了,而且效率比 CUDA 还高(暂时没有具体数据)。例如,如果一个任务需要在 HD3850 上跑 10 分钟,则 HD4850 只需 5 分钟,而 2.8 GHz 的 Phenom II CPU 只能作为单线程任务跑 6 个小时。
 +
 
 +
==科学成果==
 +
MilkyWay@home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大部分都作为弥敦道·科尔(Nathan Cole)的论文,刊发在享誉盛名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其它成果也已在多个“天体物理学与计算”大会上讨论过。
 +
 
 +
==更多信息==
 +
{{Box||本文来自于翻译任务交流区的翻译,[http://www.equn.com/forum/thread-32977-1-1.html 更多]|#BBDDBB|#DDFFDD}}
 +
===天文观测基本常识===
 +
*天球
 +
**为了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引入一个以地球为中心,无穷远为半径的球,称作天球。我们把天体投影到天球上,两颗星之间的距离如同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一样,用角度来表示,称为角距。
 +
*天球坐标系
 +
**为了描述天体在天球上的视位置,就要在天球上建立起坐标系,称天球坐标系。实际上,天球坐标系是地球坐标系的延伸:
 +
#天球上的赤道坐标系就是地球坐标系在天球上的延伸;
 +
#把地轴(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就是天轴;天轴与天球相交的两点就是北天极和南天极;
 +
#地球赤道面的延伸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就是天赤道;
 +
#与地球上的纬圈、经圈类似,天球上也有相应的赤纬圈和赤经圈,不过天球上经圈的起始点与地球不同。
 +
[[File:Eah_graphic.PNG|300px|right|天球]]
 +
{{BOINC topics}}

2013年6月3日 (一) 10:43的最新版本

MilkyWay@home
MilkyWay@home logo
MilkyWay@home logo
无屏保图形
无屏保图形
开发者 Rensselaer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版本历史 2007年7月7日
计算程序 WindowsLinuxMac OS XNVIDIAAMD
子项目
项目平台 BOINC 平台
项目类别 天文学
项目状态 运行中/开放注册
官方网址 MilkyWay@home
项目文献 分类:MilkyWay@home 相关文献
http://milkyway.cs.rpi.edu/milkyway/rss_main.php 通过 RSS 获取项目新闻
优化程序 MilkyWay@home/优化程序


MilkyWay@home 是一个基于 BOINC 平台的分布式运算项目。项目试图精确构建银河系附近星流的三维动态模型。与 SETI@homeEinstein@home 相比较,MilkyWay@home 同样把探索星际空间作为项目目标。项目的另一个目标是开发并优化分布式计算的算法。


如何加入项目

该项目基于 BOINC 平台,简要的加入步骤如下(已完成的步骤可直接跳过):

  1. 下载并安装 BOINC 的客户端软件(官方下载页面程序下载
  2. 点击客户端简易视图下的“Add Project”按钮,或高级视图下菜单中的“工具->加入项目”,将显示向导对话框
  3. 点击下一步后在项目列表中找到并单击选中 MilkyWay@home 项目(如未显示该项目,则在编辑框中输入项目网址:http://milkyway.cs.rpi.edu/milkyway/ ),然后点击下一步
  4. 输入您可用的电子邮件地址,并设置您在该项目的登录密码(并非您的电子邮件密码)
  5. 再次点击下一步,如项目服务器工作正常(并且有适合自身操作系统的计算程序),即已成功加入项目

更详细的加入方法说明,请访问 BOINC 新手指南BOINC 使用教程

本站推荐您加入 Team China 团队,请访问项目官方网站的 团队检索页面,搜索(Search)并进入 Team China 的团队页面,点击页面中的 Join 并输入用户登录信息即可加入!

目标与计划

MilkyWay@home 是伦斯勒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物理系(包括应用物理)与天文系的一个合作项目。该项目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由一个团队负责执行。这个团队包括了天体物理学家海蒂·乔·纽伯格(Heidi Jo Newberg)与计算机科学家马利克·美格登·伊斯梅尔(Malik Magdon-Ismail)、博莱斯瓦夫·斯曼斯基(Boleslaw Szymanski)、卡洛斯·瓦雷拉(Carlos A.Varela)等人。

直到 2009 年年中,项目组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兴趣(interest),主要集中在射手座流(the Sagittarius stream)上。射手座流由人马座矮椭圆星系(the Sagittarius Dwarf Elliptical Galaxy)射出,其中有一段进入到银河系所属的空间。据信,射手座流的轨道并不稳定,在与银河系接近或碰撞之后,会被银河系的强大引力俘获(subject)过来。科学家对高精度地绘制出这类星际流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dynamics),寄予了厚望。因为,这对于了解恒星流的结构、形成、演化,以及银河系的引力势分布(gravitational potential distribution),都能提供关键性线索。其研究结果还可应用到同类星系中去。这还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解开关于暗物质的谜题。 随着项目进程的推进,项目的注意力将转向其他恒星流。

MilkyWay@home 使用来自斯隆数字巡天的数据,以 2.5 度角来划分星空(starfields)。划分出来的星空,称之为“工作区(wedge)”。MilkyWay@home 采用了“自优化概率分类技术(self-optimizing probabilistic separation techniques)”,即进化算法,从数据中找出一些合适的潮汐流。然后,程序在原始(input)工作区中,尝试删除掉那些潮汐流的数据,以便建立一个新的、星星密度(分布)均匀的“工作区”。被删除的潮汐流会用 6 个参数记录下它们所在的区间(cylinder):恒星数在流中所占的比例,在数据条中的角度位置,标注被删除区间的球坐标(两个角度加上与地球距离),以及一个宽度单位。对于每次搜索,服务器程序都会持续跟踪那些单独的星群,以便加入到某个可能的银河系模型。

项目细节以及统计数据

MilkyWay@home 项目在 2007 年正式上马,优化过的客户端程序(包括 32 位和 64 位系统)也已于 2008 年发布。它的屏保程序只是简单地把用户的 BOINC 统计数据旋转显示,没有任何图形内容。

起初,主流(modern)CPU 需要花费 2 ~ 4 个小时来完成一个工作单元(workunits)。因此,返还工作单元的时限很短,一般设定为 3 天。到了 2010 年初,完成工作单元的平均时间提高到 15 ~ 20 个小时。相应地,返还时间也改为 7 天左右。这次调整使得 MilkyWay@home 更不适合那些几天都不开一次机的算友,也不适合那些不允许 BOINC 以后台模式运行的算友。


MilkyWay@home 的数据处理能力(data throughput)在近期得到飞速提高。2009 年 6 月中旬,分布在 149 个国家的 24,000 名算友,组成了大约 1,100 支队伍,贡献出每秒 31.7 万亿次的浮点计算能力。截止 2010 年 1 月 12 日,算友数量提升到 44,900,组成了分布在 170 个国家的 1,590 支队伍,而算力则激增至每秒 1,382 万亿次,令 MilkyWay@home 二度荣登超级计算机 500 强的名单。如今,MilkyWay@home 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分布式计算项目,紧跟在 Folding@Home 之后。名列第一的分布式计算项目 Folding@Home 在 2009 年的时候,算力就超过了每秒 5,000 万亿次。

数据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之所以能远超算友数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因为 MilkyWay 部署了使用 GPU 作为计算工具的客户端软件(包括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而通常情况下,只有媒体处理和高性能计算才会用到 GPU 技术。MilkyWay@home 写的 CUDA 代码,能运行在多种英伟达(NVidia)的 GPU 上。CUDA 版本的源代码在 2009 年 6 月 11 日首次公开,放在 MilkyWay@home(GPU) 分支下。不久,基于 ATI 技术的 GPU 程序也有了,而且效率比 CUDA 还高(暂时没有具体数据)。例如,如果一个任务需要在 HD3850 上跑 10 分钟,则 HD4850 只需 5 分钟,而 2.8 GHz 的 Phenom II CPU 只能作为单线程任务跑 6 个小时。

科学成果

MilkyWay@home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大部分都作为弥敦道·科尔(Nathan Cole)的论文,刊发在享誉盛名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其它成果也已在多个“天体物理学与计算”大会上讨论过。

更多信息

本文来自于翻译任务交流区的翻译,更多

天文观测基本常识

  • 天球
    • 为了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引入一个以地球为中心,无穷远为半径的球,称作天球。我们把天体投影到天球上,两颗星之间的距离如同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一样,用角度来表示,称为角距。
  • 天球坐标系
    • 为了描述天体在天球上的视位置,就要在天球上建立起坐标系,称天球坐标系。实际上,天球坐标系是地球坐标系的延伸:
  1. 天球上的赤道坐标系就是地球坐标系在天球上的延伸;
  2. 把地轴(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就是天轴;天轴与天球相交的两点就是北天极和南天极;
  3. 地球赤道面的延伸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就是天赤道;
  4. 与地球上的纬圈、经圈类似,天球上也有相应的赤纬圈和赤经圈,不过天球上经圈的起始点与地球不同。
天球
Boinc Icon.png伯克利开放式网络计算平台BOINC
· ·
生命科学类项目 GPUGRID · RALPH@home (Alpha内测项目)· RNA World · Rosetta@home · The Lattice Project
地球科学类项目 Climateprediction.net
人工智能类项目 MindModeling@Home
天文学项目 Cosmology@Home · MilkyWay@home· Asteroids@home
物理化学类项目 Einstein@Home · LHC@home · QMC@Home
数学类项目 Collatz Conjecture · NFS@Home · PrimeGrid
密码类项目 Moo! Wrapper
多种应用的项目 World Community Grid · Yoyo@home
与 BOINC 平台相关的项目 BOINC Alpha Test · WUProp@Home
已结束/暂停/合并的项目 Astropulse ·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Biology · DrugDiscovery@Home ·Pirates@home ·Enigma@Home · CAS@home · ABC@home · AlmereGrid Boinc Grid · APS@Home · AQUA@home · BBC Climate Change Experiment · Biochemical Library · BRaTS@Home · Cels@Home · Chess960@Home · CPDN Beta · DepSpid · DistrRTgen · DNA@home · DNETC@HOME · Docking@Home · Drug@Home · DynaPing · EDGeS@Home · eOn: Long timescale dynamics · Evo@home · Eternity2.fr · FreeHAL@home · Goldbach's Conjecture Project · Ibercivis · Magnetism@home · Mersenne@home · MilestoneRSA · Minecraft@Home · Mopac@home · MFluids@Home · Nano-Hive@home · NQueens Project · Orbit@Home · Open Rendering Environment · POEM@HOME · PicEvolvr.com] · Predictor@home · QuantumFIRE alpha · Ramsey@Home ·RamseyX · Rectilinear Crossing Number · Renderfarm.fi · RSA Lattice Siever (2.0) · Seasonal Attribution Project · SHA-1 Collision Search Graz · SIMAP · SLinCA@Home · Spinhenge@home · Sudoku@vtaiwan · Superlink@Technion · TANPAKU · Virtual Prairie · Virus Respiratorio Sincitial · XtremLab · Zivis · SETI@home · SETI@home/AstroPulse Beta (Beta公测项目)· The Lattice Project· Malariacontrol.net· Quake-Catcher Network Seismic Monitoring· primaboinca · SZTAKI Desktop Grid · WEP-M+2 Project· Charity Engine · BURP · Hydrogen@Home · Leiden Classical
BOINC 相关的工具 BOINCstats BAM! · BOINC Translation Services · BOINC TThro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