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dust@home”的版本间差异

来自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更正错误)
 
(未显示3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Project
+
{{Project
| name =Stardust@home
+
|name=Stardust@home
| logo =[[Image:Logo_Stardust%40Home.png|230px]]
+
|logo=Logo_Stardust%40Home.png
| screenshot =[[Image:Focus_movie.gif|230px]]
+
|screenshot=Focus_movie.gif
| caption =虚拟显微镜的动态对焦效果
+
|caption=虚拟显微镜的动态对焦效果
| developer =NASA /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
|developer=NASA /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 released =2006年8月1日启动
+
|released=2006年8月1日启动
| operating system =支持图像显示的浏览器 / 显示分辨率至少为 800x600
+
|app=支持图像显示以及JavaScript的浏览器 / 显示分辨率至少为 800x600
| platform =独立
+
|platform={{platform/独立}}
| program size =N/A
+
|subproject=
| work unit info =N/A
+
|status=运行中
| status =运行中
+
|genre={{genre/人工协作}}、{{genre/天文学}}
| genre =天文学/人工协作类项目
+
|website=http://stardustathome.ssl.berkeley.edu/
| optimization =无
 
| website =http://stardustathome.ssl.berkeley.edu/
 
 
}}
 
}}
[[Stardust@home]] is a citizen science project that encourages volunteers to search images for tiny interstellar dust impacts. The project began providing data for analysis on August 1, 2006.
 
  
From February to May 2000 and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2002, the Stardust spacecraft exposed its "Stardust Interstellar Dust Collector" (SIDC), a set of aerogel blocks about 0.1 m² (1 ft²) in total size, to interstellar dust. The collector media consist of 130 blocks of 1 and 3 cm thick silica-based aerogel mounted in aluminum cells.
+
[[Stardust@home]] 是一个公众科研项目,它希望志愿者来帮助搜索星际尘埃撞击所产生的痕迹,该项目于 2006 年 1 月开始正式运行。
  
In order to spot impacts of interstellar dust, just over 700,000 individual fields of the aerogel will have to be visually inspected using large magnification. Each field, which is composed of 40 images, will thus be termed a "focus movie." Stardust@home will try to achieve this by distributing the work among volunteers. Unlike distributed computing projects, it does not try to harness the processing power of many computers. It uses them only to distribute and present the tasks to humans. This approach is similar to the earlier Clickworkers project to find Martian craters.
+
从 2000 年的 2 月到 5 月,以及 2002 年的 8 月到 12 月,星尘号飞船将它的“星际尘埃收集器”(SIDC),也就是总面积约为 0.1 平方米的一些气凝胶块,暴露在星际尘埃中。该收集器包含了大约 130 块 1 到 3 厘米厚的、固定在铝制腔体内硅基气凝胶。
  
Participants must pass a test to qualify to register to participate. After registering and passing the test, participants have access to the web-based "virtual microscope" which allows them to search each field for interstellar dust impacts by focusing up and down with a focus control.
+
为了寻找星际尘埃的撞击位置,气凝胶上总共有超过 70 万个的位置都得在高倍放大后拍摄成照片,而这其中每一个位置都要拍摄 40 张,然后就组成了我们所说的“焦片”(focus movie)。[[Stardust@home]] 将把这些影片分发给网络上的志愿者。和一般的分布式计算项目不同,它不需要占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而只是通过计算机来给志愿者分发任务。这种方法和以前的用于寻找火星上的火山的 Clickworkers 项目相似。
  
As an incentive for volunteers, Stardust@home will allow the first individual to discover a particular interstellar dust particle to name it. Also, the discoverer will appear as a co-author on any scientific paper announcing the discovery of the particle.
+
志愿者必须通过一个测试后才能正式参与本项目。一旦完成注册并通过测试,志愿者就可以说访问基于网页的“虚拟显微镜”,然后就可以通过上下调整焦平面来开始搜索星尘撞击的痕迹了。
  
 +
作为对志愿者的鼓励,[[Stardust@home]] 将允许第一个找到特殊星尘颗粒的人来给该颗粒取名,另外,发现这些特殊颗粒的人将在相关的科学出版物上被列为合作作者。
  
==延伸阅读==
+
=='''项目计划表'''==
 +
{|
 +
|1999年2月7日
 +
|星尘号成功发射
 +
|-
 +
|2000年2~5月
 +
|收集首批星际尘埃
 +
|-
 +
|2002年8~12月
 +
|收集第二批星际尘埃
 +
|-
 +
|2004年1月2日
 +
|星尘号成功穿越“Wild-2(怀尔特-2)”彗星
 +
|-
 +
|2006年1月15日
 +
|回收星尘号
 +
|-
 +
|2006年4月21日
 +
|开始扫描星尘号的星际尘埃收集器
 +
|-
 +
|2006年5月17日
 +
|正式推出 Stardust@home 网站
 +
|-
 +
|2006年8月1日
 +
|正式发布 Stardust@home 的完整版本
 +
|}
 +
 
 +
=='''延伸阅读'''==
 +
*[[Stardust%40home:技术问答]]
 +
*[[Stardust%40home:名词解释]]
 
*[[Stardust%40home:常见问题解答]]
 
*[[Stardust%40home:常见问题解答]]
 
[[Category:分布式计算项目]][[Category:人工协作类项目]][[Category:Stardust@home]]
 

2022年5月7日 (六) 14:43的最新版本

Stardust@home
Stardust@home logo
Stardust@home logo
虚拟显微镜的动态对焦效果
虚拟显微镜的动态对焦效果
开发者 NASA /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版本历史 2006年8月1日启动
计算程序 支持图像显示以及JavaScript的浏览器 / 显示分辨率至少为 800x600
子项目
项目平台 独立平台
项目类别 人工协作天文学
项目状态 运行中
官方网址 Stardust@home
项目文献 分类:Stardust@home 相关文献
http://equn.com/wiki/首页 无 无 通过 RSS 获取项目新闻


Stardust@home 是一个公众科研项目,它希望志愿者来帮助搜索星际尘埃撞击所产生的痕迹,该项目于 2006 年 1 月开始正式运行。

从 2000 年的 2 月到 5 月,以及 2002 年的 8 月到 12 月,星尘号飞船将它的“星际尘埃收集器”(SIDC),也就是总面积约为 0.1 平方米的一些气凝胶块,暴露在星际尘埃中。该收集器包含了大约 130 块 1 到 3 厘米厚的、固定在铝制腔体内硅基气凝胶。

为了寻找星际尘埃的撞击位置,气凝胶上总共有超过 70 万个的位置都得在高倍放大后拍摄成照片,而这其中每一个位置都要拍摄 40 张,然后就组成了我们所说的“焦片”(focus movie)。Stardust@home 将把这些影片分发给网络上的志愿者。和一般的分布式计算项目不同,它不需要占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而只是通过计算机来给志愿者分发任务。这种方法和以前的用于寻找火星上的火山的 Clickworkers 项目相似。

志愿者必须通过一个测试后才能正式参与本项目。一旦完成注册并通过测试,志愿者就可以说访问基于网页的“虚拟显微镜”,然后就可以通过上下调整焦平面来开始搜索星尘撞击的痕迹了。

作为对志愿者的鼓励,Stardust@home 将允许第一个找到特殊星尘颗粒的人来给该颗粒取名,另外,发现这些特殊颗粒的人将在相关的科学出版物上被列为合作作者。

项目计划表

1999年2月7日 星尘号成功发射
2000年2~5月 收集首批星际尘埃
2002年8~12月 收集第二批星际尘埃
2004年1月2日 星尘号成功穿越“Wild-2(怀尔特-2)”彗星
2006年1月15日 回收星尘号
2006年4月21日 开始扫描星尘号的星际尘埃收集器
2006年5月17日 正式推出 Stardust@home 网站
2006年8月1日 正式发布 Stardust@home 的完整版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