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8797|回复: 7

专题介绍:京都议定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9 09: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都对京都议定书这一气候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比较感兴趣,在这里我将尽量收集一些有关它的东西。希望手头有资料的朋友和大家分享。

(一)京都的过去——一些历史背景知识
敲响全球气候变暖警钟的一年是1988年。首先,这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超过了80年代曾创下短暂的高温记录的另外三个年头,69个美国城市,还有莫斯科,创下了最高的单日高温记录。在洛杉矶,温度计的水银柱指向了110华氏度(43摄氏度),一天之内有400个变压器爆炸。中西部遭受了自黑风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而黄石国家公园几乎要燃烧起来了。在这次浩劫期间,詹姆斯·汉森——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中心的主任,在美国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上作证时说:“温室效应的存在业已查明,此时它正改变着我们的气候。”他百分之九十九地相信,目前的高温表明确有天气变暖的趋势,而不仅仅是自然变化。他补充说,“我们正在以不正当的手段破坏气候。”可以说,由汉森这样的专家在美国参议院庄严的会议厅中所作的这番陈辞,标志着人类阻止全球气候变暖行动的真正开始。就在那个冗长的夏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多伦多召开会议,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并开始着手准备即将于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即后来人们熟知的地球峰会)。这将是20世纪最后十年中影响深远的会议之一。

  要想理解在里约热内卢发生和没有发生的事情,首先要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形成的几股重要力量和主要观点。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有关科学的争论。尽管基林关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数据无人质疑,但其效应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一方是汉森那些人,他们将之与处理臭氧空洞问题的经验进行了类比。在那次事件中,实际测得的数据证实了先前的科学预测之后,国际上立即采取措施,商定通过减少含氟氯烃排放量的办法进行补救。这些人认为,既然不同寻常的天气又一次在证明科学理论的正确性,现在就需要做出类似蒙特利尔协议那种重大决策。另一方是以麻省理工学院的气候学家理查德·林德森为代表的一派。他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仍不明了,前景也难以预测。首先,近来许多天气情况都是“自……以来最高气温”或者“自……以来最严重的风暴”等等。而“自……以来”就意味着,在大气中二氧化碳聚积与天气开始变暖之前,灾害性的天气状况就已经出现过。此外,在中世纪,当斯堪的纳维亚人定居到冰岛和格陵兰岛时,就曾出现过比今天还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期。此后大约在1350年至1850年间出现了小冰川期,继而气候重新回暖,而这其中并没有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影响。更有甚者,尽管从理论上说,1940年到1970年间气温应该持续加速变暖,但气象学家在这段时间观察到的却是明显的变冷过程。人们也很早就知道,一些自然事件,如地球公转轨道的颤动、太阳的明暗等等,会对温度和气候产生影响。但这是气候变化的部分或者全部原因吗?另外,尽管地表温度记录显示全球正在变暖,而气象气球却发现,高空中大气的温度并没有变化,这也是事实。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科学家建立了计算机模型来模拟气候情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一份报告于1990年公布,报告认为,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正在增加。它预测,如果情况“一切照旧”的话,在21世纪,每十年气温将升高03摄氏度(054华氏度),同时海平面每十年将上涨6厘米。因此,到21世纪末期,平均气温将比现在高出3~4摄氏度(54~72华氏度),海平面将上涨60~70厘米,大约为两英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进而认为,要保持目前的二氧化碳浓度,当前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必须减少60%~80%,这意味着最重要的工业和交通运输系统基本上都要被关停。尽管这一结论是世界上两千名顶尖科学家的权威看法,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个问题。根据计算机模型的测算,在过去一百年间,气温应该增长约1摄氏度(18华氏度)左右,但实际测得的温度增长仅约为05摄氏度(09华氏度)。而且计算机模型无法解释1940年至1970年间天气变冷的情况。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意识到,在运用计算机模拟云层方面,它遇到了麻烦,计算机不能完全涵盖某些细节情况。因此,这场科学家之战还得打下去。

  与此同时,欧洲也在兴起环境保护主义。尽管欧洲没有和美国类似的环境保护主义历史,但1952年的伦敦大雾成就了1956年的空气清洁法令,而欧洲大陆上的人们也注意到河水、溪流还有空气正在变得污浊不堪。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曾在荷兰住过,到现在还记得当时荷兰媒体讨论莱茵河横穿欧洲后到达阿姆斯特丹时糟糕的水质情况。更重要的或许是,酸雨在欧洲和在美国一样开始成为一个问题。1974年4月间,苏格兰雨水中测得的酸度为正常水平的1500倍。1982年,德国黑森林地区的树木有7%已经或濒临死亡。三年后,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0%。在瑞典,1980年已有4000处湖泊干涸,另外5000处也为时不远了。出于对环境的担心,法国于1971年设立了环境部,其它欧洲国家不久也纷纷开始仿效。

  公众对环境事务日益增长的关注与另外一种政治潮流恰好不谋而合。尽管欧洲人历史上都是信奉犹太教和基督教,但不少人在20世纪还是接受了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无神论思想。当然,法西斯主义在二战中遭到了失败,共产主义70年代开始在走下坡路,而社会主义也被主流的中产阶级社会秩序所同化,已和保守主义相差无几。反对资本主义的左派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和理由。于是它找上了环保事业。环境保护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无懈可击。保护环境的人自然会被看作正义的一方。这使得反对集团化和反对全球化成为合理的行动,当然,它需要有大政府和强管理才能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加给西方社会。欧洲大部分左派都接受了方兴未艾的绿色运动,并很快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1979年,绿党进了瑞士的国会,四年后,绿党在德国全国选举中赢得了近6%的选票,成为议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最终,绿党将成为德国执政联盟的一部分,一位叫约什卡·费舍尔的前左翼激进街头示威人士还占据了外交部长一职。这种环境保护主义和居于主流的美国环保组织相比,更多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它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感兴趣,只关心崇高的革命事宜和方针政策。多数欧洲国家的环境部门,如果不是绿党本身掌权的话,最终也会被绿党的观点所支配。正是他们在联合国各个工作实体和里约热内卢会议上成了欧洲的主要代表。

  相比之下,美国的政治主张在两届里根政府和1988年的老布什政府期间平稳地转向了右倾。这种新的保守主义的一大主要表现是不信任大政府和反对制度的约束,尤其反对据认为掌握在不创造经济价值的官僚手中那些束缚有经济效益企业的条文。里根的第一任内政部长詹姆斯·瓦特就削减了旨在保护濒危物种项目的资金,推动了将偏远荒凉的地区租借出去开发石油、天然气的努力,并从联邦政府的管辖范围内大幅度减少了环境规划管理方面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约翰·苏努努的看法,他作为老布什政府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在里约热内卢会议的准备工作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原是新罕布什尔州州长,曾率先制定过控制酸雨的规定,并自视为环保主义者。但他也认为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立场往往是意识形态上的,由于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破坏环境的危险性,也无法证明其提出的某条措施的有效性,所以常常阻碍经济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一事上,苏努努坚持认为,大幅度减少矿物燃料的排放量代价非常昂贵,并且尚无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危险已经严重到了要付出这种代价的程度。他说,“如果你要做出的决定牵涉到上万亿美元,会影响到百万个工作岗位,就应该在已知的事实基础上作出决定,而不是被感情所左右。”在此问题上,苏努努很可能反映了美国参议院的态度,而任何国际条约都需要参议院的批准。布什政府仔细掂量着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开始小心翼翼地为里约热内卢会议做准备。

  工业界同样也在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和因其而致的潜在成本。在臭氧空洞问题上,只要危险仅仅在理论上存在,生产商就极力反对研究开发含氟氯烃的替代品。一旦臭氧空洞问题证据确凿,其危险性质也确定之后,工业界即迅速行动起来做出了必要的变更。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则更为复杂一些。任何相关的法规都会打击主要工业和整个经济领域内的数千家公司。目前它的证据尚不确凿,未来造成的损害也不清楚(甚至有人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有利),而且补救的措施代价又十分昂贵。因此,美国工业界准备施加影响,争取得到最灵活的结果。

  欧洲工业界的态度则多少有些不同。它并不是高枕无忧,但它缺乏美国公司对政府积极施加影响的传统和能力。此外,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无须花费巨资。法国正在转入核动力化的进程,这意味着法国无论如何都会大量减少矿物燃料的排放量。因此法国工业界并不需要做多少工作。英国和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过去几十年间,英国一直给煤矿开采业以补贴,有意使煤炭继续作为发电厂的主要燃料。不过撒切尔政府早些时候已经决定停止提供补贴了。同时,英国又在北海属于自己的区域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气田,这使得英国政府可以方便而又经济地将主要燃料从煤炭转向清洁得多的天然气。因此,英国自然也会大大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德国工业界是最划算的。统一之后,德国接收了原东德破旧低效、以煤和泥炭为主要燃料的工厂,并正在有计划地关停并以现代化的设备取而代之。原东德工厂的设备太破旧,实际上,西德的公司即使增加了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全国的排放量还是会大量减少。至于其它欧洲国家,由于都在欧盟的框架内,它们可以从英、法、德的排放量减少中获益。许多欧洲国家甚至可以增加各自的排放量,因为欧盟的整体排放量无论如何都会有所减少。

  最后,还有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将发达国家对环境的“关注”看作是限制它们发展的阴谋。总之,按照它们的想法,要让它们承担任何义务,就要给它们以大量的发展援助。欧佩克国家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特殊分支,而它们根本不想听任何关于限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之事,真是奇怪,奇怪,真奇怪。

  就在这几股力量都想在里约热内卢的会议上各显神通之际,联合国委派了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来安排议事日程,并就一些协议举行先期会谈,以便1992年6月地球峰会正式召开时各国政府首脑能够签署。最后确定的议事日程包括: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条约,一项保护森林的计划,一项名为“21世纪议程”、旨在全面引导环境和经济发展政策的雄心勃勃的框架方案,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是这最后一项成了争论的主要焦点,并最终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出台。这次会议的方式深受蒙特利尔协议经验的影响。所有的争论在本质上可归结为两个问题:要不要按蒙特利尔协议对待臭氧问题的方式来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削减设定目标和时间表?是否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参加进来?

  1991年冬天,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召开第一次预备会议,协商先前提出的气候变化的条约,这场戏就此开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穆斯塔法·图勒巴为会议定下了基调。他说,“各地人民都将1992年看作我们拯救地球的最好的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然而,尽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科学家们认为,要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就需要减少60%~80%,但考虑到现实的经济状况,几乎没有人准备考虑削减这么大的幅度。各国考虑的最激烈的提议是到200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冻结在1990年的水平上。这项提议由欧共体提出,并得到了小岛屿国家联盟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的支持。这一目标并无科学或经济依据,仅仅是他们认为他们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美国却少有地和欧佩克国家结成了同盟,反对为限制排放量制定任何目标和时间表。以印度和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则明确表示它们不会承担任何限制其经济发展的义务,并强调指出,如果指望它们取得任何进展,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

  到1991年夏天,这场战役转成了堑壕战。在7月份于伦敦召开的西方七国会议上,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全都要求美国参加进来,承担冻结排放量的义务。美国以缺乏科学依据为由加以拒绝,此举引发了欧洲领导人对之少有的严厉批评。一位高级官员称:“美国想要的只是一般性原则,而其它各个国家都想承担义务。”大不列颠的立场尤其引人注目,它不仅承诺要减少排放量,而且明确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美国应该尽一份责任。人们也注意到,美国所持的怀疑态度,使得像中国、印度等未来的污染源可以轻易地对整个事情置之不理。一个月后,像是受到提示一样,一批发展中国家发表了一项声明,拒绝对环境问题承担义务,并要求对它在环境方面提供的合作给予大量的财政支持。马来西亚甚至威胁说,如果这次会议过分强调发展中国家须承担义务,它将对其进行抵制。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布什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环保组织执意要他履行先前说过的要成为“环保总统”的诺言。里约热内卢也成了名流们关注的焦点,演员詹姆斯·厄尔·琼斯告诉观众,“整个人类正处在危险之中。”峰峦俱乐部组织了一场群众运动,要求总统同意签署强有力的协议,在峰会上起到领导作用。世界资源研究所暗示,如果总统不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在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中他会很容易受到反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指责。国会中的民主党领袖提出议案,要求到2000年将美国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保持在1990年的水平上——这也是欧共体在劝说美国接受的义务。尽管面对这样的压力,苏努努也离开了白宫办公厅主任的职位,布什还是坚持在目标和时间表方面不承担义务。在联合国,美国谈判代表坚称,要让美国承担代价昂贵的义务,必须得有明确的数据和恰当的科学依据。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发表了一份报告,在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问题上得出了矛盾的结论,这一来更加坚定了美国谈判代表的立场。报告建议采取行动来减少排放量,但又称现有的资料尚不充分,不足以促使我们采取过猛的行动。

  如果说这份报告对科学家们是个好消息,那么对布什也是如此,他的政府可以继续坚持其立场了。美国倾向于签署一项条约来促使签约国减少排放量——但减少的方式和时间应建立在确切的科学发现之上,并要与各国的基本需要和社会制度相一致。随着里约热内卢会议的临近,其它工业国家威胁要在承担冻结排放量的基础上缔结一项条约,将美国排除在外。布什则针锋相对地威胁说,如果美国遭到孤立并成为攻击对象的话,他将不参加此次会议。最后,欧盟认定,即便达成一项将美国包括在内的空泛条约,也胜过一项缺少美国参与的有力条约,于是放宽了对目标和时间表的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后文件,承认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并要求签约国到2000年将各自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但这项条约并非强制性的。它要求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而后者只需付出良好的意愿即可。

  布什最后还是在6月13日参加了这次聚会,确切地说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特德·特纳和简·方达也到场了,还有雪莉·麦克莱恩和杰里·布朗。吉米·克利夫演唱时,印第安人围坐在篝火旁轻声地敲着鼓。欧洲人宣布将为环保提供总额达40亿美元的援助,这使美国吝啬的投入成了人们耻笑的对象。他们还发表声明,确认了他们减少排放量的承诺。当被问及欧共体是否正在扮演新的领导角色时,欧共体的秘书长劳伦斯·简·布林克霍斯特说:“可想而知,我们正在走向那个岗位。”然而,布什却坚持说,“我们是领导者,不是追随者。”但这次会议的代表已今非昔比,待他说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是拿来谈判的”这句话后,他连仅存的一点同情也失去了。实际上,这一点正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节选自《流氓国家—谁在与世界作对?》 第五章:谁输掉了京都之棋·从臭氧到温室效应气体 〔美〕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著/王振西主译 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 Last edited by tcogh327 on 2006-2-13 at 11:1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2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京都议定书的简介

(二)京都议定书的简介
  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关于臭氧层的问题请参见《气象保护热点知识简介(一):臭氧层破坏的影响 》:http://www.equ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1798&fpage=1); 当喜马拉亚主峰上的景观因为冰川的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的原住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关于温室效应的问题请参见《气象保护热点知识简介(二):温室效应 》:http://www.equ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1836&fpage=1)随着“全球化”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 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供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2年,各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称UNFCCC)。UNFCCC自缔约之日起,已经有全球的185个国家参与,并成功地举行了8次由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然而公约中各缔约方并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1995年在柏林举行的第一次缔约方会议中,发达国家承诺将在200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然而经过缔约方最终审评认定,这一承诺不足以实现公约中所预期达到的目标。 为了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预期水平,需要世界各国作出更加细化并具有强制力的承诺。于是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加强发达国家义务及承诺的谈判。历经八届会议,在1997年,终于形成了关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文法案。 在第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对这一法案内容的研讨、磋商成为大会的主要议题。当本届大会结束时,该公约已经初具雏形,并以当届大会举办地京都命名,始称《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第三次会议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到2010年,相对于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全世界总体排放要减少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HFCs、PFCs与SF6等(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管制基准年为1990年,而HFCs、PFCs与SF6为1995年)。到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欧盟(欧盟15国)、瑞士和大部分的中欧和东欧国家减少8%,加拿大6%,美国7%(虽然美国退出了议定书),匈牙利、日本和波兰是6%,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要稳定它们的排放;而同时挪威可以增加排放1%,澳大利亚可以增加8%(可惜它也退出了议定书),冰岛可以增加10%。全球的综合目标是在第一个履约期内实现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至少5%,受此规定的国家(附件一国家:指OECD中除墨西哥外的所有24个成员、欧盟、前苏联各共和国及前东欧共产国家,合计37个成员)如果达不到这些目标,可以通过购买减排指标来实现,比如从附件一国家购买AAU(JI),或者从非附件一国家购买(CDM)。
   各个国家之间可以互相购买排放指标,也可以以增加森林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按一定计算方法抵消。中国年排放28.93亿吨二氧化碳,人均2.3吨,美国年排放54.1亿吨二氧化碳,人均20.1吨,欧盟年排放31.71亿吨二氧化碳,人均8.5吨。
  《京都议定书》要具有国际法效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经各国国內程序批准议定书国家达55国。
   2. 批准京都议定书国家中,"附件一国家"成员的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须至少占全体,"附件一国家"成员1990年排放总量之55%。
   3.达成上述两个条件后,则议定书于其后第90天开始生效。

    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也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是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第二高的国家。
    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2002年8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2002年9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经过近8年争拗后,京都议定书终获得120多个国家确认履行公约,包括俄罗斯于2004年11月接纳后,终使议定书能在2005年2月16日起正式生效。

   有兴趣的朋友请参阅京都议定书的中文全文:

[ Last edited by tcogh327 on 2006-2-14 at 09:28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全文.rar

15.45 KB, 下载次数: 29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1 21: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真长见识了。平时报纸也有报道过,可就是没心思去看。在这反倒慢慢就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2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京都协议的一些争议与妥协

(一)发展中国家列入管制架构:
按照美国能源部估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后20年將增加70%,其主要增量来自发展中国家。现在京都议定书只对发达国家设限,但当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前20名,有九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位居第二的中国及第六的印度。现有的京都议定书管制架构中却只有规范工业化国家的减量责任,却完全没有规范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所以美国政府一直希望将中国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纳入京都议定书管制架构中,希望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等)应自愿承诺减量,否则将不会批准京都议定书,目前澳大利亚也和美国持同一看法。但发展中国家认为现在温室效应现象是发达国家多年工业发展历史所排放累积造成,所以要求共同但有差异的减量原则,即发达国家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负最大责任,并要求发达国家应加强提供额外的财务支援与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受到欧盟的支持,认为目前要求发展中国家有减量的承诺是不适当的。欧洲人应该做榜样,要知道所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任意挥霍,其强调发达国家应优先承担减量责任。在这种情況下,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应在何时大幅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关键议题上完全沒有交集。在7月23日各国环境部长达成初步协议时,已搁置此项议题,仍依照原京都议定书的架构,由发达国家先承担减量责任。

(转摘自《背景分析-京都議定書的爭議與妥協》  永續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郭博堯)
资料时间:2001年

[ Last edited by tcogh327 on 2006-2-13 at 10:1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京都機制的使用:

    歐聯及歐聯及一些開發中國家認為各國應優先在本國境內進行減量,CDM只能做為本國境內減量行動的補充,必須設限,不能超過本國承諾減量目標的50%。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挪威、蘇聯、烏克蘭及一些開發中國家反對CDM設限。此外,美國提出「排放權交易制度」主要依據是美國國內已成功的實施 SOx和 NOx的發放配額交易制度。研究指出,如果沒有排放權交易制度,至2010年對於GDP的衝擊會達到0.42至1.96之間,但如果建立全球排放權交易制度,則對GDP的衝擊可降到0.09至0.66之間;至於日本方面,如果沒有排放權交易制度,至2010年對於GDP的衝擊會達到0. 2至1.88之間,但如果建立排放權交易制度,則對GDP的衝擊可降到0.01至0.33之間(路透社, 2001/07/24)。美國在四個多月前海牙會議中,就已經強調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不應危及全球經濟,並主張全面透過市場機能買賣排放許可。美國的想法是強調運作應考慮成本有效性,不應設定上限,全球應訂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上限,各國亦有其排放上限,國際間以較寬鬆的架構規範排放權交易制度,使如美國等溫室氣體減量成本昂貴的國家,可以透過排放權交易制度,以較便宜的價格向其它國家購買溫室氣體減量配額,求取以較低成本達到減量目標。但是歐聯一直主張排放權交易制度應設定上限,以避免各國以排放權交易制度躲避其國內的真正減量責任。此外,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建立仍有其困難點:一是如何建立監督估算的機制,二是交易的主體是國家還是企業比較合適。交易事涉金錢往來,額度要能精確推估。目前估算排放量的方式卻尚未被完全接受,國際間也缺乏足夠權威的機構可以審核認可交易行為。再者,排放權額度當作國際流通的商品,尚待確認其價值、投資權益保障及國際間交易公證等問題。此外,協商過程中較受爭議的是hot air(指經濟轉型期國家因經濟蕭條而減少的CO2排放量)是否可以交易?在7月23日達成的初步協議已放寬排放交易的限制,估計俄國每年將因排放交易獲得100億的收益(路透社, 2001/07/24)。另外在7月23日達成的初步協議,允許俄國可用碳匯折抵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配額後,其所增加的hot air將是後續另一焦點。

(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基金:

去年COP6大會中,大會主席原提出建立兩種「適應基金」(Adaptation Fund)、「公約基金」(Convention Fund)提供額外財務協助低度開發國家、開發中小島國家及東歐經濟轉型國建立因應氣候變遷之技術轉移、能力建構等事項,並預計在二○○一年起至二○○五年止成立每年十10億美元規模之基金。7月23日達成的協議文件中,則改為將成立「特別氣候變遷基金」(Special Climate Change Fund)用於因應氣候變遷的適應措施之能源、交通、工業、農業、植林及廢棄物管理等工作,同時針對低度開發中國家成立「低度開發中國家基金」(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Fund),並建立「適應基金」(Adaptation Fund)進行特別的適應計畫。可是由於美國退出,基金規模已由每年10億美元的規模大幅縮水至5億5千萬美元(路透社, 2001/07/24),其中歐聯及加拿大、冰島、紐西蘭、挪威及瑞典保證在2005年每年提供4億1千萬美金(AFP, 2001/07/23)。

(四)遵約制度:

第五次締約國會議時多數國家代表要求必須制訂強而有效的遵約體制,附屬機構SB-13 part 1會議上提出文件初稿,希望修改的遵約體制能於去年第六次締約國會議中通過。各個締約國均有共識認為京都議定書必須要有一個對是否遵約的規定及回應不遵約的措施,主要問題是若不遵約該怎麼辦?對於不遵約情形所採取之處罰方式,原先京都議定書中所擬定的項目,包括:發出警告、公佈不遵守之行為、增加下一承諾期之減量責任、喪失參與京都機制之資格、停止享有權利或特權、罰款並成立遵約基金等。在7月23日的協議中,由於日本強列反對針對違約國家採取具法律效力制裁措施之強制履行機制,認為會與各國國家主權相衝突。日本的堅持終於獲得歐聯的讓步,不再堅持具法律效力制裁措施,不過可能會在未來數年造成如美國及日本等難以減量國家的負擔的罰則依然存在,但更進一步的目標細節將必須重新談判(路透社, 2001/07/24)。

(五)核能及清潔發展機制(CDM):

京都機制一直是已開發國家非常關切的議題,它也是最近幾次締約國會議討論的重點,尤其是清潔發展機制(CDM),它是唯一允許附件一國家與非附件一國家協力開發減量計畫之機制,針對CDM目前尚在爭議的論點是核能計畫及與植林相關之sink計畫是否可納入CDM。。核能發電可有效避免使用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表二 以生命週期評估各種發電技術之溫室氣體排放量
資料來源:UNEP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Vol. 23, No. 3, July-September, 2000
(见附件一)



(转摘自《背景分析-京都議定書的爭議與妥協》  永續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郭博堯)
资料时间:2001年

[ Last edited by tcogh327 on 2006-2-13 at 10:15 ]
2.bm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由於核能發電具有高度政治爭議,多年來飽受反核人士非理性抗爭,所以雖然全世界核能發電的總發電量持續成長,在去年之前多數國際機構對未來能源供應趨勢預測中,都預測核能使用量在十年後會開始逐步減少:

表三 世界電力生產總量(TWh)
資料來源:UNEP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Vol. 23, No. 3, July-September, 2000
(见附件)

可是在今年美國及英國重新考慮發展核能做為未來積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而美國及英國核能發電業者都開始考慮設立新的核能發電廠,之後,世界核能發展趨勢似乎開始改變,既然世界各主要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俄國、加拿大及日本)都以核能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工具,連帶使原先在去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六次締約國大會(COP 6)中達成不將核能計畫列入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的協議受到挑戰。本來此次COP 6後續會議中有俄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要求重新檢討將核能排除在CDM之外的協議。(BBC News Online, 2001/7/18)不過在7月23日的協商中,因為歐聯在其它項目做出重大讓步,這些國家已放棄在CDM中允許投資核電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張。

(转摘自《背景分析-京都議定書的爭議與妥協》  永續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郭博堯)
资料时间:2001年

[ Last edited by tcogh327 on 2006-2-13 at 11:17 ]

图表三.rar

15.03 KB, 下载次数: 2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1: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京都议定书的历史意义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由全人类共同联合起来通过控制自身发展模式来改变天气的协议。符合我国传统思想中“人定胜天”的思想,尤其对控制温室气体,防止出现气候灾难功不可没,其科学意义不必多言。
   第二、京都议定书体现了全人类的团结合作精神,为了共同的生存环境,携手实现地球村的可持续发展。它的签定对全人类的合作事业,对整个地球的和平与发展都是一个里程碑。人类真正意识到了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影响。但同时,这也显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全球变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甚至有可能因为人为的不签定协议,导致子孙后代碰上《后天》那样的灾难性气候。
   第三、由于京都议定书直接限制二氧化碳等工业气体的排放,将直接影响到各国的能源配比与产业结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乃至国际竞争力。京都会议以后,可以发现国际形式已经从过去的东西意识形态的对抗变成了南北之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
   最后,根据京都议定书,全球资源必然重新再分配,并由于这种政治原因,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型资源: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它虽然不是一种纯粹的权利,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但是它昭示了环境保护的新方向。我们都应当明白:虽然它还比较简陋,粗糙,甚至幼稚,但是,It's the fu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0 16: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都议定书》诞生一周年,气候变化仍在加剧

WWF指出:《京都议定书》诞生一周年,气候变化仍在加剧
2006-02-20 10:34:24
  瑞士 格兰德---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指出,在《京都议定书》欢庆一周年生日之时,各国政府应该借油价上涨的东风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

  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詹尼芙 摩根(Jennifer Morgan)说:“在油价上涨和能源安全危机到来之前,现在就行动吧!尽管《京都议定书》对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我们仍旧任重而道远”。

  2006年在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和控制气候变化方面是关键的一年。今年5月份,各国政府将会就2012年后降低气候变化影响展开谈判,以落实《蒙特利尔行动计划》。

  今年夏天在圣彼得堡即将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谈将就能源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各国政府需要在利用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制定相应措施和激励手段。其后,11月份在内罗毕举行的国际气候变化会议上,各缔约国将会公开其履行《蒙特尔行动计划》的情况。

  摩根(Morgan)还指出:“蒙特利尔气候会议为降低大气污染、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指明了方向。目前我们有待确认政府和企业是否在积极行动,来履行其承诺。为了避免最坏的结果发生,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因为 所剩时日已不多了”。

  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要控制气候变化,就应当将转变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作为重点,推动传统能源向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转变。这样一来,拿欧洲举例,其能源消耗最低可削减掉1/3。

  摩根(Morgan)指出:“《京都议定书》是控制气候变化的一种政治愿望标志。在《京都议定书》签约纪念日,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通过宣布进一步控制气候变化的措施以表达这种政治愿望,这将会是真正值得庆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4-26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