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4887|回复: 10

[分享] 隐形四代重型歼击机"鹰隼"-300公里外锁定1平米目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0 16: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米尔军情网:
  "中国第四代重型歼击机歼14"鹰隼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优势的战斗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目前基本上确定有沈飞负责的设计方案。

  第四代歼击机有三大设计特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作战飞机在超音速状态下飞行的时间;二是大量采用隐形材料和技术;三是飞机的起降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灵活性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歼击机的现有观念。

  1、总体布局  歼14"鹰隼"是单座双发、双V形垂尾翼、菱形进气道的纵向一体化三翼面的气动布局。主要技术采用前掠式机翼,翼身融合的隐身设计,武器装载在机身的武器舱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机体的36%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钛64约占24%,钛62222占3%,钢占16%,铝合金占16%,热塑性复合材料大于1%,其他材料(包括涂漆、座藏盖、机头雷达整流罩、轮胎、刹车片、密封材料、黏合剂、气体、润滑油和冷却剂等)占15%。传统的钢和铝合金占的比重很小,而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这有利于提高飞机的隐身性和耐热性,减轻机体重量,增大机体强度。飞机总长22米,翼展16.7米,机高5.05米,机翼面积65.6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31吨。整个飞机的气动控制面多达14个。

  2、发动机 该机采用安装俄制2台 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推力196千牛),装有推力矢量喷口。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在超音速时的不开加力推力增大了100%,加力推力增大了50%,零部件减少了40%,可靠性、维修性和后勤保障性比AL-37FU提高了80%。歼14并不追求极速性能,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仅为2.2马赫,而最大的巡航速度已经达到1.6马赫。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推力矢量可以为飞机提供俯仰控制,在战斗机进行滚转动作时,矢量喷管可以反向运动,提供反向推力。该系统与速度及攻角无关,可以单独操作。在低速和高攻角时,水平尾翼的控制效率会降低,矢量推力仍能大幅度增加飞机的俯仰控制。АЛ-41Ф型(AL?41F) 推力矢量发动机凭借其强大的不开加力的推力,让歼15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以1.6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巡航,这有助于增加作战半径、缩短前往目标空域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自身在敌人火力圈暴露的时间,有利于自身的安全。歼14战斗机满足所谓"4S"标准,即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和隐身能力。

  3、雷达及电子设备雷达:为装有俄制相控阵天线的X波段雷达,天线装于机翼根部前缘三角区。X波段相控阵雷达、"前扇区光学系统(OSF)以及"防御辅助子系统"(DASS)。X波段相控阵雷达具有对空、对地、对海不同的工作模式并具有地形跟随/回避能力,它能在跟踪高空超音速喷气机的同时,搜索低空的直升机目标。该雷达能在180?24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并具有多目标能力,在空空工作模式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能同时锁定8个重要目标和同时攻击8个目标。歼14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招???在机尾后视雷达配合下向敌机后射空对空导弹。 OSF系统不仅能在昼间和夜间探测敌方目标,并能在一个宽扇区范围进行目标跟踪,而且能进行目标识别和测距;它能在100?15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能在50?70公里的范围进行定位,在40公里进行精确测距并确定其中威胁最大的8个;同时它还能用于夜间导航即全球定位/惯性(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也能提供有限的侦察能力和有限的地面目标指示/测距能力除常规设备外还装有4余度火控计算机,三轴增稳系统,小流量空中加油装置,1553B数据总线。借鉴歼-8IIACT飞机的自动驾仪飞行系统。歼14驾驶舱也是高度现代化的,主要的显示器是宽角度平视显示器,可以提供水平30度、垂直25度的视野。主要仪表板为4个彩色液晶多功能显示器和装在遮光罩下的一个综合操纵板。

4、武器 飞机基本作战状态为一 台30mm 机炮150发炮弹,机腹武器舱内挂装4枚R-77PD中距空对空导弹,两侧武器舱各挂一枚PL-9近距格斗导弹和机翼有6个武器外挂点,载弹量大于8吨。在执行非隐身任务时,歼15也可以像第三代战斗机那样增加机翼外挂架挂载更多的武器及燃油。 R-77PD空空导弹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具有"发射后不管"作战模式、多目标攻击能力、攻击大机动目标和隐形目标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为保证飞机的隐身性能,导弹表面均喷涂隐身材料。该机采用了不同于国外有中国特色的隐身设计,大大降低了飞机的RCS。歼14可携带各类远、中、近程空对空导弹,执行各种距离的空中打击任务,还可以攻击任何高度上的空中预警机和战略轰炸机。飞机机内共设6个油箱,载油10吨。采用双零穿盖弹射系统,可保证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救生。同时借鉴K-8E飞机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经验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武备: 一台30mm机炮150发炮弹,机腹武器舱内挂装8枚R-77PD中距空对空导弹,两侧武器舱各挂一枚PL-9近距格斗导弹和6个外挂点 18,075 lb 弹药,包括空空导弹PL-9/R- 77 AAMs,空地导弹 AGMs,500千克JDAM精确制导炸弹,火箭,副油箱和电子战舱。

  汉和情报评论:中国的第4代(俄称第五代)战斗机研制可能已经进入风洞实验阶段。至少两种重型隐形战斗机风洞实验正在沈阳进行。而俄第五代战斗机目前处于规划项目阶段。SUKHOI在莫斯科航空展上宣布今年3月,为第五代战斗机研制航电系统、雷达、发动机、武器、光电、导航、通讯设备的厂家已经完全被指定。同月,俄罗斯空军向SUKHOI递交了第五代战斗机的新设计、技术工作认定书 7月签署了新技术、实验研究国家协定。因此可以认为俄第五代战斗机的研究已经正式起步。正式的风洞实验可能在2004年以后。 SUKHOI飞机公司副总经理SERGEYS.Korotkov告诉KANWA模型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存在多种设计构想,当然它们都没有进入风洞实验的阶段。他强调第五代战斗机不会使用AL41发动机,它将是全新的系统。今年是莫斯科航空展10周年纪念,过去10年来,仅仅向中国出售SU系列战斗机一项,俄罗斯就赢得了将近100亿美元以上的定单。但是俄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进程已经明显落在中国后面。当然,由于俄航空工业的基础非常雄厚,拥有十分成熟的雷达、发动机、航电系列,因此,这并不意味着最终俄新一代战斗机的服役时间会远远落后于中国。尽管如此,中俄两国航空技术的差距正在缩小也是事实。 KANWA的调查显示,由于投入了足够的资金,与欧美第五代战斗机研制有关的所有先进技术中国都在涉足。包括矢量推进发动机、新一代相控阵多功能火控雷达等等。并且在过去10年以来,当俄罗斯航空工业停滞不前的时候,中国几乎在航空术的主要领域加快向俄罗斯学习的步伐,并且消化技术十分快。在J10A战斗机上配备国产的1473雷达已经证明中国的先进航空雷达已经走出了实验、摸索、吸收新技术的阶段,而进入自信的实用期。"抓15打6"(同时跟踪15个目标,攻击其中的6 个目标)的相控阵雷达技术也在研制之中。在发动机方面,以WS10A为平台,各项新实验都在进行。在未来10 年,WS10A以及改良型也会进入实用阶段。俄空军总司令Kornukov上将(2001年)已经对KANWA表示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没有邀请中国参与。SUKHOI也最新强调整个工程目前基本立足于俄罗斯自己,以SUKHOI牵头,MIKOYAN、YAKOVLEV等设计局参见的方式进行。并且同印度进行过一些前景性讨论。俄中新一代战斗机可能在相近的时间完成研制,这本身就证明双方的代差开始被填补。

  机长:19.8米,机高:3.6米;翼展:15.2米;空重13500KG;最大起飞重量27500KG;最大平飞速度M2.4;巡航速度M2.3;最大升限25800米;作战半径1500KM;航程3400KM;装两台WS-12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推力2×32800KG;加力推力2×27900KG;装2枚近距空空导弹;8枚中距空空导弹;雷达测距:460KM;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锁定4个目标;过载13.2G;雷达反射面积:0.8平方米。



  《汉和防务评论》对中国空军歼14的预测: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所谓的中国空军J—14(歼—14)第四代战斗机图像,当然仅仅从外观上就可以知道其“奇怪”的特征。《汉和防务评论》曾经报道过,由近年来珠海航空展展出的中航第一集团录像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启动了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的研制计划。至少两种不同气动外形的模型正在进行测试。有消息来源也强调目前在沈阳进行着下一代重型歼击机的初步研究。汉和分析认为,研制似乎依然停留在风洞试验阶段,是否已经制作了全尺寸模型有待观察。而在成都,既然J—10A的开发已经完成,在其基础上设计全新的单发隐形战斗机或者改良J—10的计划当然是存在的。

  《汉和防务评论》认为,为研制下一代战斗机,中国依然存在两个重大难题需要攻关,首先是发动机,其次是雷达。

  因此,汉和推测,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所需要的发动机,尤其在试验阶段,可能还是需要与俄罗斯合作,甚至进口AL—31FN之后的改良型。

  《汉和防务评论》称,他们了解的情况是,中国的战斗机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工作刚刚立项。而且在无源机载相控阵雷达方面的研发还正在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不过,俄罗斯方面认为,中国在机载机械式扫描雷达领域的进步非常快速,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因此,用于第四代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制,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如果得到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再用10年的时间,将会有重大收获。

  最后从武器系统看,中国公开的两种隐形战斗机模型也设计了与美国F—22战斗机相似的内置式的弹舱,因此,下一代战斗机的设计上,美中俄在内置武器,提高隐形性能的构思上是一样的。目前公开的PL—12、SD—10空对空导弹的稳定翼、尾翼直径比早期的AIM—120A还要大,因此,为把PL—12安放到内置弹舱中,还需要像AIM—120C那样,对稳定翼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小型化。

  卫星诱导炸弹将是下一代战斗机的必备对地攻击武器。俄罗斯为此也开发了GLONASS诱导炸弹,J—14使用的卫星诱导炸弹存在两个方向,一是选择俄式GLONASS系统,对此,俄是否愿意提供军用标准的GLONASS给中国将取决于当时双方的政治关系以及中国的作战对象。另一条道路是中国自主开发主动型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目前正在规划之中,据说存在9颗、11颗的布置方案。这样中国就有可能开发“北斗定位武器”。

  《汉和防务评论》最后的结论是,“人们所关心的J—14战斗机已经起步,但是路途似乎依然遥远。”

  中国第四代重型歼击机歼14“鹰隼”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优势的战斗机。

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

  第四代歼击机有三大设计特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作战飞机在超音速状态下飞行的时间;二是大量采用隐形材料和技术;三是飞机的起降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灵活性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歼击机的现有观念。

  1、总体布局

  歼14“鹰隼”是单座双发、双V形垂尾翼、菱形进气道的纵向一体化三翼面的气动布局。主要技术采用前掠式机翼,翼身融合的隐身设计,武器装载在机身的武器舱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机体的36%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钛64约占24%,钛62222占3%,钢占16%,铝合金占16%,热塑性复合材料大于1%,其他材料(包括涂漆、座藏盖、机头雷达整流罩、轮胎、刹车片、密封材料、黏合剂、气体、润滑油和冷却剂等)占15%。传统的钢和铝合金占的比重很小,而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这有利于提高飞机的隐身性和耐热性,减轻机体重量,增大机体强度。飞机总长22米,翼展16.7米,机高5.05米,机翼面积65.6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31吨。整个飞机的气动控制面多达14个。

  2、发动机

  该机采用安装俄制2台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推力196千牛),装有推力矢量喷口。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在超音速时的不开加力推力增大了100%,加力推力增大了50%,零部件减少了40%,可靠性、维修性和后勤保障性比AL-37FU提高了80%。歼14并不追求极速性能,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仅为2.2马赫,而最大的巡航速度已经达到1.6马赫。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推力矢量可以为飞机提供俯仰控制,在战斗机进行滚转动作时,矢量喷管可以反向运动,提供反向推力。该系统与速度及攻角无关,可以单独操作。在低速和高攻角时,水平尾翼的控制效率会降低,矢量推力仍能大幅度增加飞机的俯仰控制。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凭借其强大的不开加力的推力,让歼15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以1.6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巡航,这有助于增加作战半径、缩短前往目标空域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自身在敌人火力圈暴露的时间,有利于自身的安全。

  歼14战斗机满足所谓“4S”标准,即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和隐身能力。 3、雷达及电子设备

  雷达为装有俄制相控阵天线的X波段雷达,天线装于机翼根部前缘三角区。X波段相控阵雷达、“前扇区光学系统(OSF)以及“防御辅助子系统”(DASS)。X波段相控阵雷达具有对空、对地、对海不同的工作模式并具有地形跟随/回避能力,它能在跟踪高空超音速喷气机的同时,搜索低空的直升机目标。该雷达能在180—24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并具有多目标能力,在空空工作模式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能同时锁定8个重要目标和同时攻击8个目标。歼15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招———在机尾后视雷达配合下向敌机后射空对空导弹。

  OSF系统不仅能在昼间和夜间探测敌方目标,并能在一个宽扇区范围进行目标跟踪,而且能进行目标识别和测距;它能在100—150公里的范围发现目标,能在50—70公里的范围进行定位,在40公里进行精确测距并确定其中威胁最大的8个;同时它还能用于夜间导航即全球定位/惯性(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也能提供有限的侦察能力和有限的地面目标指示/测距能力除常规设备外还装有4余度火控计算机,三轴增稳系统,小流量空中加油装置,1553B数据总线。借鉴歼-8IIACT飞机的自动驾仪飞行系统。

  歼14驾驶舱也是高度现代化的,主要的显示器是宽角度平视显示器,可以提供水平30度、垂直25度的视野。

  主要仪表板为4个彩色液晶多功能显示器和装在遮光罩下的一个综合操纵板。 4、武器 飞机基本作战状态为一台30mm

  机炮150发炮弹,机腹武器舱内挂装4枚R-77PD中距空对空导弹,两侧武器舱各挂一枚PL-9近距格斗导弹和机翼有6个武器外挂点,载弹量大于8吨。在执行非隐身任务时,歼15也可以像第三代战斗机那样增加机翼外挂架挂载更多的武器及燃油。

  R-77PD空空导弹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具有“发射后不管”作战模式、多目标攻击能力、攻击大机动目标和隐形目标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为保证飞机的隐身性能,导弹表面均喷涂隐身材料。

  该机采用了不同于国外有中国特色的隐身设计,大大降低了飞机的RCS。歼14可携带各类远、中、近程空对空导弹,执行各种距离的空中打击任务,还可以攻击任何高度上的空中预警机和战略轰炸机。飞机机内共设6个油箱,载油10吨。采用双零穿盖弹射系统,可保证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救生。同时借鉴K-8E飞机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经验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武备:

  一台30mm机炮150发炮弹,机腹武器舱内挂装8枚R-77PD中距空对空导弹,两侧武器舱各挂一枚PL-9近距格斗导弹和6个外挂点 18,075 lb

  弹药,包括空空导弹PL-9/R-77 AAMs,空地导弹 AGMs,500千克JDAM精确制导炸弹,火箭,副油箱和电子战舱!

外形尺寸数据:机长22米,翼展16.7米,机高5.45米,机翼面积65 .6平方米,垂尾安装外倾角29度,全动平尾面积12.5平方米。
重量数 据:空机重量20吨,正常起飞重量28吨,最大起飞重量31吨,机内最 大载油量10吨,机内载弹量6吨。
发动机主要性能数据:2台发动机型 号ал-41ф型(al-41f)推力矢量发动机,1台全加力推力196千牛, 全加力耗油率2.6公斤/千克力小时,发动机推重比大于10,总增压比 26,涡轮前温度 2036k ,涵道比0.2??0.3,空气流量110公斤/秒 。
主要飞行性能数据: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1500千米/小时,最大速 度2700千米/小时,最大超音速巡航速度 m1.6,实用升限20000米,最 大使用机动过载 9.0g,实用航程 4000千米,作战半径1500千米。武 备: 一台30mm机炮150发炮弹,机腹武器舱内挂装8枚r-77pd中距空对 空导弹,两侧武器舱各挂一枚pl-9近距格斗导弹和6个外挂点 18,075 lb 弹药,包括空空导弹pl-9/r-77 aams,空地导弹 agms,500千克 dam精确制导炸弹,火箭,副油箱和电子战舱ecm。



5.jpg 6.jpg
7.jpg
8.jpg

[ 本帖最后由 金鹏 于 2009-8-10 16: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7: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段第二行,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隐身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8: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汉和评论。。。。我觉得国家机密好像只是对国人机密,外国人怎么就能洞悉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2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5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 本帖最后由 3dmaxmin 于 2009-8-10 21:5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3dmaxmin 的帖子

没那么严重,而且据说太行改进行已经通过了诸多测试,解决了很多太行存在的问题

从前段时间央视高调报道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事迹可见一斑

[ 本帖最后由 金鹏 于 2009-8-10 22:0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22: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鹏 于 2009-8-10 22:04 发表
没那么严重,而且据说太行改进行已经通过了诸多测试,解决了很多太行存在的问题

从前段时间央视高调报道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事迹可见一斑 ...


也许吧。但是我更相信单位论坛上的讨论,在不泄密的情况下他们的信息渠道更准确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3dmaxmin 的帖子

去参观一下国内的军事论坛,
很多关于歼10,歼11,歼14采用那个太行改的小道消息(有些有艳照的哦)

包括未来的5代重歼15、16传说都是使用双发和肆发的太行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22: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鹏 于 2009-8-10 22:27 发表
去参观一下国内的军事论坛,
很多关于歼10,歼11,歼14采用那个太行改的小道消息(有些有艳照的哦)

包括未来的5代重歼15、16传说都是使用双发和肆发的太行改 ...



这类军事论坛太会YY了。很多东西稍微想想就知道是假的。

4发?!目前战斗机好像还没见到过。4台发动机会有多重,耗油量,红外隐身问题都怎么解决。实在够YY。

另外,如果ws10真的很成熟的话,为什么j10、j11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换装呢? 顺便说一句,记得j10有些部件还是法国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0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像f22~
只是比行貨多了一對翼...

但有一個問題
頂樓第一行右邊圖中,機身的小翼在前,大翼在後
但第二行圖中的前端小翼不見了
尾部卻多了一對出來
而且和google上的圖片比較,整部機體和f22的差別很小
形狀,機翼,線條比例,艙蓋外形都和f22很像
其他圖倒沒甚麼問題,就是第二行很怪
誰真誰假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07: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3dmaxmin 的帖子

歼15重歼 双发双座,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为400KM,最大速度为2.2M,隐形指标为0。5-1,巡航速度为1。1-1.4M,最大航程6000KM,作战半径2600KM;机动指标为7G,内置6-8枚射程400KM空空超远程导弹和4枚射程150-200KM的中远程空空导弹;也可挂6-8枚YJ62A或HN2、HN3攻击航母和大型军舰。


歼16J  四发双座激光炮重型歼击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应达到400-450KM,这种战机的武器不是超远程空空导弹,而是携带一种激光炮,有效摧毁F22和来袭导弹(空空和地空导弹)的射程达120KM,对F22的光电雷达和飞行员的致盲距离达200-250KM;这种战机一般不带空空导弹,激光炮可对敌机来袭导弹一一摧毁或破坏其雷达导引头,使空空或地空导弹成为无制到能力的子弹,能在敌方15000米上空安全作战,如入无人之境。



传说中的设计。。。。。。。宁愿信其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5-5-17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