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4194|回复: 4

[转帖] 红旗飘飘--回忆开国诸将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1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10月24日,共和国开国上将肖克将军辞世,由于肖克将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经历了人民解放军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进程,因此他的辞世可以看作为开国将帅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一个标志。

开国将帅是中华民族不可泯灭的一个群体,出生入死、烽火连天,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那一天而艰辛奋战不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开国将帅是传奇的一个群体,为什么是他们成为了开国将帅?背后故事随着历史大幕的开启闭合而呈现出来。

1955年授予军衔之前可以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尽管抗美援朝可能和前三个时期在重量级别上有差异,但由于抗美援朝时期离授衔时间最近,抗美援朝时期的诸将帅表现不可能不作为授衔标准的重要参照。

授衔不仅要考虑这四个时期诸将帅的表现,还有所谓平衡山头之考虑,比如红军时期有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三个主要山头,抗日战争时期有八路军三个师和新四军四个山头,解放战争时期有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五个山头。

因此评定将帅就不仅要考虑各个时期他们的职务、战功、资历,还要平衡各个山头,那么开国将帅就可以基本排定。

一、 为什么他们是十大元帅



1、朱德,红军时期就曾任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抗战时期为八路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从职务而言一直是各个时期的军队最高首长,第一元帅可谓实至名归,即使建国后也长期担任我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的委员长一职,即可见其德高望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彭德怀,红军时期曾任红三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某种意义上讲可能红三军团的战绩不如林彪红一军团,但彭德怀是平江起义的领导人,红三军团是彭德怀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而林彪的红一军团却是毛泽东和朱德所创建,在这一点上林彪逊色于彭德怀,加之彭德怀年长,所以红军时期彭德怀的职务一直高于林彪,从后来四渡赤水后林彪上书中央反对此类战术,担心拖垮部队为由要求由彭德怀承担军事指挥之责而毛泽东却猜测是林彪受彭之指使,可见当时彭之地位要高于林。

抗战时期彭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为保卫陕北的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韩战暴发后又挂帅出征朝鲜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授衔时则是当时握有军队实权的国防部部长。可以说彭德怀代表了红军时期的第一方面军的血脉。

3、徐向前可以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代表,红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人张国焘叛党后投奔国民党,解放后流亡国外,最后冻死在加拿大一养老院,而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陈昌浩则与张走的过近加之又是政治干部,红军时期以后即闲置,文革时期自杀,而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号人物徐向前则以其累累战功与小心谨慎,加之流转很久的“红军不打红军”而成为红四方面军的象征,抗日战争时期徐任一二九师副师长,解放战争后期抱病指挥太原战役,山西五台人徐向前最终将同为山西五台人的阎锡山赶出了山西。文革后同为山西人的华国锋曾起用徐向前元帅为国防部长。

4、贺龙则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的代表,其实红二方面军中的红六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一支,先于中央红军从湘赣根据地西征会合贺龙红二军团部,后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二、六军团与红32军(原中央红军红九军团)统一整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抗战时期贺龙任由红二方面军为根底组建的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长,抗战结束后初期贺龙与聂荣臻率部攻打傅作义的绥远未获成功,从此贺龙即从军事前线调任后勤工作,直到西南战役,才统率十八兵团翻越秦岭进入四川,当时还有段佳话,邓小平严令二野部队必须让十八兵团先进入成都,可见贺龙与邓公关系不浅。

此前三位元帅主要是红军时期三大山头的代表性人物,那么我们现在从抗日战争的四大山头和解放战争的五大山头说起,

5、林彪,红军时期即已战功赫赫,24岁任红四军军长,后担任战功卓著的红一军团军团长,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组建红大(抗大的前身),即以林彪为校长,可见其在我党军事将领中的地位之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抗战军兴,担任红一军团为根底组建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首战平型关,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不久因为阎锡山哨兵误伤而赴苏养伤,但是其卓越的军事天才仍然是毛泽东特别倚重的,抗战刚一结束,我党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特别强调要控制东北,从关内抽调大批军队入关,而军事上的统帅之责就委于林彪,后来因为林彪与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产生矛盾,为了协调统一指挥东北全局,林取代彭而担任了东北局书记,党政军权总揽,而林也不负毛之重托,率东北野战军独力进行辽沈战役结束了蒋军在东北的存在,尔后挥师入关克天津,迫和北平,结束平津战役后挥师中南,以解放海南岛结束了四野雄狮的战略征程。因此林彪挂帅名正言顺。

6、刘伯承,红军时期的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以此资历当元帅无可厚非,建国后受命组建解放军军事学院,即现国防大学的前身,刘伯承被誉为我军的军神,其刮骨疗伤的故事可比三国关云长。五八年受批判后长期闲置,加以身体较弱,故长期挂名中央政治局委员。

7、陈毅,和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湘南起义农军与毛泽东在井岗山会师,后红军长征后担任留守中央苏区的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在江南坚持革命,一度遇险时甚至写下了“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的诗句,抗战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长,皖南事变后,我党重建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三野司令员兼政委。

8、聂荣臻,红军时期长期担任林彪的副手红一军团政委,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率一一五师一部挺进敌后,创建了模范根据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是华北军区负责人。人民解放军整编时,华北军区所属部队编为十八、十九兵团,直辖中央军委。

9、罗荣桓,和毛泽东关系相当深厚,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红军时期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后任政委,在林彪因伤赴苏后率部和代师长陈光挺进山东,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率部北渡渤海挺进东北,后任四野政委,按照我军的编组,政委是和司令员同级职的,而当时一野和三野是司令员兼政委,二野政委邓小平没有授衔,因此罗荣桓以其野战军政委的资历加之授衔时尚担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而邓小平已调职国务院,因此授为元帅。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亲写诗一首:“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0、叶剑英,许多人争议为什么粟裕不是元帅,论战功粟裕自不必说,但论革命资历却非叶剑英莫属,叶帅大革命时期即投身孙中山先生麾下,并领导了广州起义,特别是在南昌起义前和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提供相关情报救革命于既倒,更是功勋卓著,红军时期曾任军委总参谋部部长(即总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解放战争后期中央分工时,担任了中共后方委员会书记,与毛泽东领导的前委、刘少奇领导的工委共同承担了中共中央的职责,即使授衔时也是中央军委的副主席,而粟裕时任军委委员兼总参谋长。另外值得回味的是十大元帅均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两相比较可知为什么粟裕没有成为元帅。当然如果粟裕当年不辞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一职,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也应当是元帅,因为三野也是一个山头。


二、为什么他们是十大大将

1、粟裕,一位有着元帅战功却无元帅之名的将军,红军时期即任红七军团参谋长,抗战时期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政委,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曾高度评价说:“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作战最多,战果最大。”陈毅在指挥宿北战役后因战果未达预期效果,当时华东解放区的其它几位领导人张鼎丞、邓小恢、曾山等密电中央要求由粟裕负华东军事权责,自此粟裕肩负起了一个战略方面军最高指挥官之责,之后中央将陈毅调任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任命粟裕为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但粟裕几辞终以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名义指挥华野,在广阔的淮海战场上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华,毛泽东一生公私分明,接见部下后往往只是送到门侧即回,但粟裕当年去西柏坡汇报军事工作时,毛泽东迎出门外,这个鲜有的举动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对粟裕的器重。从之后拟以粟裕为专司攻略台湾的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及韩战暴发拟以粟挂帅出征就可见其在军事才能上在毛心中仅次于林。

粟裕品格高尚,一让华中军区司令员于张鼎丞,二让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三让元帅,授衔时党外人士黄炎培等多次进言粟裕当为元帅,而毛泽东也有“谁不晓华东粟裕”之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58年粟裕遇到不公正批判,而批判的主持者恰为彭德怀元帅,59年庐山会议彭落难,但粟裕未加一词以贬之。

1984年粟裕将军逝世,消息传来,当年的老部下人称王老虎的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唏嘘不已:粟总是被浪费的人才。

2、陈赓,一位传奇战将,一次毛泽东作演讲,半途,陈赓突然站起走上主席台,拿起毛泽东的水杯一饮而尽,然后立正报告曰:“报告主席,口渴了,借主席水喝。”满堂哄堂大笑。这位救过蒋介石一命的黄埔一期生曾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赛不过陈赓的腿)。更为传奇的是陈赓曾先后任职于红四方面军任师长和红一方面军军委干部团团长,八路军整编时他也被任命为由红四方面军根底组建的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而师长同样是曾在四方面军中工作过的刘伯承元帅,三八六旅在抗战中建功卓著,使的华北日军曾有“专打三八六旅”的疯狂叫嚣。电视连续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直接上司某旅长的原型即为陈赓。

解放战军时期陈赓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名义上归属刘邓大军,其实一直单兵作战,尔后在刘邓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也率部南下,与刘邓、陈粟共同形成逐鹿中原的三大主力之一,后部队整编为二野第四兵团,其以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职务配属四野渡江南下,攻占南昌--22年前他参加南昌起义的地方,尔后攻略西南,经广西入滇,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卓著功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更为传奇的是建国不久即赴越指导越共抗法,尔后赴朝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

陈赓的一生—传奇的一生!虽然不是某个山头的主要负责人,但是他所率领的四纵及后来的四兵团却一直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的一支重要偏师,授予大将理所当然。

3、徐海东,我想徐海东之所以成为大将,一方面他是红军时期一支偏师红25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后来红25军和陕北红军合编的红15军团的领导人之一,由于陕北红军的代表刘志丹东征时牺牲,高岗和程子华未授衔,所以这支红军的当然代表就首推徐海东,另一方面可能归因于徐海东对中央红军的大力支持,当时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人困马乏,物资紧缺,徐海东从仅有7000元资金中交给中央红军5000元,自已仅留2000元,并且红15军团无条件的编入了由陕甘支队恢复重编的红一方面军序列,对此毛泽东不可能不感动。抗战初期徐海东出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后于1939年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支队长,也可看出其任职之高。尽管其后徐海东因病淡出中国波澜壮阔的军事舞台,但1955年仍然被授予大将军衔。

4、王树声,作为四方面军的代表被授予大将实至名归,因为其曾担任第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兼3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的军相当于红一方面军的军团,后又出任主要由红四方面军组成的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再次和徐向前挥师西进。西路军失败后只身回到延安,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在129师和二野任职,建国后任总军械部部长。

5、许光达,是作为红二方面军的代表被授予大将的,前文提到二方面军中的红六军团其实是一方面军部队,而许光达则担任贺龙创建的红二军团师长,既然肖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授衔大将,那么由同为红六军团出身的王震担当大将显然也不适宜,因此许光达成为了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但论资历、战功,许光达显然要逊色一些,在红二军团时期,许光达在某次作战前被告知战后去肃反委员会报到,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是,许在此次作战中负伤,后前往苏联治疗,躲过了如段德昌、柳直荀等人般被清洗的结局,抗战暴发回国后先后担任抗大教育长、120师独2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一野二兵团司令员。建国后由于其出身黄埔军校五期炮科,加之在苏联期间的学习经历,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新军种――装甲兵司令员。

然而由于其与贺龙的历史关系,文革暴发后受到牵连,最终惨死于马桶之上,死因至今不明,其死后毛泽东说了一句公道话:许光达的骨灰放到他应该放的地方去,最终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肖劲光,在我党诸将中资历老的如肖劲光者不多,1924年列宁逝世时,其曾作为东方民族代表为列宁守灵,大革命时期更是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6师中将党代表,如此资历,即使一些元帅大将也难以望其项背。

 中央苏区时期肖劲光率仅70人的教导队与部分地方武装抗击国民党军三个师对黎川的进攻,终因寡不敌众黎川失守,而差点被当时的中革军委判处死刑,幸而在毛泽东与肖劲光的连襟王稼祥营救下免于一死,抗战暴发后出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建国后成为首任并且是毛泽东所封的“终身海军司令员”。

肖劲光之所以成为大将,我想一个是骄人的资历,二是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高级职务,第三就是和毛泽东的深厚私人关系,58年粟裕受批判时,毛泽东就曾问肖劲光粟裕如何,肖劲光坦言:粟裕是个好人。由此可见肖劲光授衔大将也是情理之中。

7、张云逸,另一位拥有深厚资历的开国将领,曾经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北伐时期即出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参谋长。

张云逸的人生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和邓小平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并担任了红七军军长,其后又率部长途跋涉进入中央苏区,当时这一壮举还得到了中革军委颁授的“转战千里”锦旗。

张云逸参加了万里长征到达陕北,抗战暴发后又南下担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1942年陈毅赴延安参加整风后主持新四军军部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主要从事后勤工作,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可见张云逸这个关中萧何的功绩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其实开国上将周士第的资历也是相当深厚,只可惜较之肖劲光与张云逸可能逊色一些。

8、黄克诚,如果说粟裕是元帅级大将,陈赓、徐海东是战略偏师级代表,而王树声和许光达是红四、红二方面军的代表,肖劲光和张云逸属于老资格元老的话,那么余下的三位大将黄克诚、罗瑞卿、谭政则属于毛泽东的嫡系――井岗山时期创建的红4军,55年授衔时林彪曾致信毛泽东要求考虑井岗山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那么让我们来逐一观察黄、罗、谭三大将的历史轨迹。

黄克诚参加湘南~后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岗山任红4军12师35团团长,后主要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任职,彭黄由此结识,抗战爆发任115师344旅政治委员,旅长为徐海东,后率部挺进苏北支援新四军,担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抗战结束后第一个提出立即派部队进占东北,其远见卓识非同一般,随后即奉命率所部挺进东北,曾担任民主联军副司令员、东野2兵团政委,授衔前的54年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

黄克诚为人耿直,笔者觉得其类似于唐初的魏征,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湘南~时期对湘南特委的左倾盲动政策进行坚决抵制,中央苏区时抵制攻打中心城市的左倾冒险主义和肃反扩大化,打赣州时在形势明显不利情况下冒着抗命的危险果断率部并劝服友邻部队迅速撤离避免了全军覆没危险,59年彭德怀遇批时曾希望黄不要参与进来,但黄依旧在庐山会议上仗义执言而被打入“彭黄张周反党集团”。

黄克诚大将的数度抵制换来的是几番沉浮,长征时期甚至降职到侦察科长直至普通战士,59年后则从中央书记处书记、总参谋长而至无职无权。晚年重获重用任中纪委常务书记,在文革后初期一段思想混乱时期,力主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其对事不对人的亮风亮节令万世景仰!

9、罗瑞卿,号称毛泽东的大警卫员,其授衔大将不能不与此有关,55年时罗任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而59年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元帅遇难后,罗代替黄克诚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可见罗在毛泽东的眼中之地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而毛泽东与罗瑞卿的渊源则要归溯到红军时期,罗瑞卿受中央指派前往闽西,毛泽东率部挺进赣南闽西后,罗瑞卿部并入红4军,先后担任红4军11师政委、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长,长期在毛泽东统率下工作,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决定创办红军的黄埔军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军),在选择林彪为校长的同时,罗瑞卿被毛泽东任命为教育长兼常务副校长,由此可见毛对罗的器重。

罗瑞卿抗战时期曾出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二兵团(后来整编的19兵团)政委,与司令员杨得志、参谋长耿飙共事,俗称“杨罗耿”。

毛泽东有句名言:“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这位毛泽东信赖的罗长子即是身材高大的罗瑞卿大将。受到毛如此器重的罗瑞卿55年授衔大将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10、谭政,谭政是陈赓大将的妹婿,但两人性格却是迥然相异,陈赓开朗活泼,甚至敢开一向以严厉著称的彭德怀的玩笑,而谭政一生谨慎有余、活跃不足,谭政初入军界便是在表兄陈赓任营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特务营从事文书工作,后参加秋收起义与毛泽东结缘,曾任毛泽东秘书、红4军军委秘书长、红一军团第1师政治部主任,从事着他一生不变的军队政治工作。

抗战爆发后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1944年其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一文更是其一生军队政治理论总结的登峰造极之作。

解放战争时期调往东北,先后任民主联军、东野、四野政治部主任,在东北我军中仅次于“林罗刘”。授衔前的54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在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成为唯一政治元帅的同时,谭政成为了十大将中唯一的政治大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黄克诚、罗瑞卿、谭政都是在毛泽东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将领,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他们的命运竞惊人的一致,文革前先后被打倒,59年黄克诚被打倒,60年谭政被诬以“反党宗派集团”而蒙难,65年罗瑞卿以“篡军反党”罪名被突然打倒,而三人均度过了文革浩劫。文革后除谭政因长期被关押失去工作能力外,其余二人均被重用。

三、为什么他们是共和国上将?

从授衔诸将帅中大致可以看出,元帅全系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同时也是我军各个时期诸山头的统领人物,而大将人选如上所述,粟裕为“无冕元帅”,陈徐为偏师级统帅,王许为方面军大将代表,黄罗谭为中央红军代表,那么上将人选又是如何出炉的呢?笔者以自已的视角作些剖析。即以1949年2月全军整编时的四大野战军及华北军区部队序列为分析标杆,之所以如此考虑,一则因为1949年距授衔的1955年为近,正是各位上将们展露才华的时代,二则红军时期与抗战时期主要是元帅与大将们的时代,加之此一时代不少将领牺牲或被错杀,比如四方面军曾中生、二方面军段德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等。

下文即以1949年整编时的军委首长、各野战军总部首长、各兵团正职为序来排列上将,同时参考这些上将们红军时期与抗战时期因素。

军委:当时的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总参谋长周恩来,副总参谋长聂荣臻、叶剑英,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副主任傅钟,秘书长杨尚昆。

傅钟,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资历很深的一位政治上将,1921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即加入中共,1927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学院学习期间甚至列席了联共(布)十五大,回国后到红四方面军工作,曾任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政治部副主任,在刘少奇领导下工作,建国后长期担任解放军政治部副主任一直到1982年进入中顾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傅钟尽管没有骄人的战绩,但以其长期担任的高级职务和资历而授予上将军衔。

第一野战军首长,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第二副司令员赵寿山,参谋长阎揆要,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其中赵寿山系西北军杨虎城旧部,建国后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长,未授衔,阎揆要也系杨虎城旧部,授衔中将。

张宗逊,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老资格战将,经历过秋收起义和井岗山割据时期,1934年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一职,足见其资历辉煌,长征途中到红三军团任职开始了与彭德怀的合作,抗战暴发任120师358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一纵司令员,49年整编时顺理成章成为一野副司令员,当时的一野两个兵团,另两位资深将领王震和许光达分任一、二兵团司令员。授衔前的52年即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由于一野大将授予了许光达,张宗逊和王震这二位出身一方面军的将领只好屈居上将。

甘泗淇,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原名姜凤威,其妻李贞授衔少将,夫妻将星。甘泗淇在湘赣苏区时期曾担任过湘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兼国民经济部长,可谓上将中少见,后随红六军团西征与贺龙红二军团会师,历任红六军团、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转任120师政治部主任,长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解放战争后期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与彭德怀共事,后任一野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朝鲜战争爆发随彭德怀率部入朝任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回国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看其任职可与李达相称,一位参谋长上将,一位政治部主任上将。

第二野战军首长,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其中张际春于54年调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未授衔。

李达,第二野战军参谋长,随赵博生、董振堂(后任红五军团长)、季振同等率领西北军第26路军宁都起义参加红军,开始了其革命生涯,后随肖克西征,任红二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二野参谋长,曾经冒险穿越火线策动同为西北军旧部的国民党新8军军长高树勋起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参谋长,后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72年复出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纵观李达的一生,在人民解放军诸将领中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其一长期担任参谋长一职,其二曾先后在红一方面军的红8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改编的129师任职,并且参加了抗美援朝,这种经历估计只次于传奇大将陈赓了。

第三野战军首长,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粟裕,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张震授衔中将。

唐亮,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时期主要在红三军团担任政治工作,长征抵达陕北后曾任红一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随115师罗荣桓部挺进山东,曾任滨海军区政委,解放战争开始担任华东野战军与之后整编的三野政治部主任,其间曾与陈士榘率西线兵团(又称陈唐兵团)转战鲁西南,配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授衔前任华东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授衔后又任南京军区政委,如果从山头来讲,可谓根正苗红的一方面军出身将领,八届至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足以说明一切。

第四野战军首长,司令员林彪,第一政委罗荣桓,第二政委邓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第一参谋长肖克,第二参谋长赵尔陆,

邓子恢建国后即转往政府任职,未授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肖克,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原名武毅,可以说在上将中资历稍逊于周士第,但任职最高,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后上了井岗山任红4军3纵司令员、12师师长,后出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率部西进会合贺龙红二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并任红四方面军所属31军军长,抗战爆发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四野第一参谋长。

以其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职之高完全可授予其大将军衔,然而正如坊间传闻的几次立场问题而影响了肖克的授衔,其一是井岗山时期支持朱德陈毅的军委而没有象林彪那样支持毛泽东的前委,其二是对张国焘的同情,加之与贺龙关系并不和睦,其被授第一上将也就不足为怪了,难怪许光达大将让衔时提到了肖克与王震二人。

但肖克上将却以其豁达的人生态度而安享晚年,其撰写的《浴血罗霄》甚至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如今肖上将驾鹤西去,享年一百有二,可谓将星中的寿星了。

赵尔陆,第四野战军第二参谋长,早年追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随后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岗山,曾任红4军供给部部长,开始了其一生的军队后勤生涯,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期间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后四野入关后出任第二参谋长一职,并参加了中南地区一系列战役,55年授衔时任二机部部长、计委副主任、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军工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震,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提起王震大名可谓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特别为人称道的是王震将军南泥湾垦荒、治理新疆、粉碎四人帮,正如四方面军徐海东是窑工出身一样,王震也是一方面军不多的工人出身将领,1922年曾到长沙担任过铁路搬道工,似乎也是建国后出任铁道兵司令员的预兆吧。

王震将军红军时期担任红六军团政委,率部和任弼时、肖克西征,和四方面军会师后,又旗帜鲜明反对张国焘。抗战时期任120师359旅旅长,不仅上演了南泥湾佳话,还曾在抗战末期率部孤军南下湘粤边,抗战结束北返又经历了中原突围血与火的洗礼最终几乎成建制返还陕北,可谓又一次小长征传奇,49年整编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授衔前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其后步入政界,相继任农垦部长、副总理,最后荣任共和国副主席。


[ 本帖最后由 金鹏 于 2009-8-12 17: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2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同志们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0: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有误。

贺龙为八路军120师师长,而非110师

共和国1000多名将帅中许多人授衔的经历也不一般。是任福建军区副司令的皮定均原授少将,因皮旅有功而少进中。

[ 本帖最后由 jack970906 于 2009-8-12 11:0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7: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jack970906 的帖子

笔误,已修正为12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0: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鹏 于 2009-8-11 21:45 发表
2008年10月24日,共和国开国上将肖克将军辞世,由于肖克将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经历了人民解放军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进程,因此他的辞世可以看作为开国将帅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一个标志。


就补充一句
目前仅健在一位开国上将——


































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5-4 01: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