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24 1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ttyjia 于 2009-8-23 15:28 发表 
那是个狂热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搞共产风公共食堂吃光了家底,大炼钢铁又造成全国壮劳力营养不良,大批人员罹患肝炎,从此造成中国上亿人罹患肝炎,至今不绝。同时造成1959年开始的全国大饥荒。 ...
肝炎的至今不绝貌似与那时没关系。现在肝炎最多的是乙型,全国来说,接近 20% 人口带有这病毒,这属于自然传染,人们不注意卫生的结果,受传染不关劳累的事,是以前没有抓好乙型肝型疫苗的恶果,但不抓也不见得是过错,因为以前基本上没有国家抓这个,因为乙型肝炎不属于重病,绝大部分人不会因它而死亡(不过现在越来越多,因为生活习惯跟以前变了)。
另外,其实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是有自己亲自种试验田的,大米能产多少他自己有大概有个底,那些浮夸之风只是下面基层主动发起,毛主泽受到了产量上的误导。不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倒是不应该,属于他自己思考上的错误,通俗点说就是:“业务”不精。。。
什么事都有利有弊,大跃进的年代,“挑水库”之类的活动不少,现在很多地方的旧水库都是那个年代用人力“挑”出来的,不少水库到现在还是当地人的饮用水主要来源,也更加是极重要的后备水源。虽然那时候累死了不少人,但那时候不是迫着去做苦工,不是迫死人,是人们非常乐意去累死,从此可见:中国那时候有自己的一套创造群众凝聚力的方法
而现在,虽然群众凝聚力降低了,但国家机器的凝聚力还是不小的,像非典时期,外国也很佩服中国的办事能力,虽然前期是比较差,瞒报之类的,但后期全国都大力严抓,做为一个病发源地和“重灾”区,死亡人数不见得跟人家预料那样大。
一切,都可以用“特色”来形容。中国真的很有特色。
在军队层来说,精神上的凝聚力更加是致命性的重要,因为一个不要命的人,是“打不死”的。自己的想法不能左右自己,只要绝大部分人都认同死亡是光荣,那几乎所有还有力气去思考的人,都不会随便逃避死亡。就像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这句话一样。只要你喊得多,看的人多,那它就是事实,不管是自己,就连别人,也得认同,你家有人当过兵,你家与我家就是有点不同。但这都是上一辈的想法,现在新辈们越来越不受这一套,这也是时代进步的结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