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2972|回复: 9

【科技】量子纠缠首次在电晶体线路中完美实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0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与电“迈入”量子世界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1/18/content_146349.htm

  本报讯  据最新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杂志报道,一个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物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确凿地证明:从电晶体装置中分离出来的粒子,仍可实现量子纠缠。这是量子力学的一次突破性进展。量子纠缠在全固体材料中的完美实现,意味着量子力学真正走进了电子元件中,量子纠缠和全固体材料结合的目的就是实现量子计算以及更加固若金汤的通信。

  简单来说,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具有量子纠缠现象的成员系统们,即使距离遥远,仍保有特别的关联性,仿若“心有灵犀”一般,也就是当其中一颗电子由于被操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仿佛两颗电子拥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一般。这种被爱因斯坦时代的科学家们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的现象,实际上是打开人类进入量子世界的“钥匙”,其一旦纯化,包括量子密码术、量子信息学及量子计算机,都将应运而生。

  然而常见的状况是: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和不可避免的环境噪声的影响,科学家们制备出来的纠缠态并非都是最大纠缠态,慢慢会退化成为混合态,而使用这种混合纠缠态进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都将会导致信息失真。

  此次,研究人员终于首次实现了高度完美化的纠缠态。其类似于光子的纠缠,在光学系统中,光子即使经分光后,仍然表现为“一致行动”。现在,研究人员利用超导体中的电子取代光子,来作为电路中的粒子,虽然两个量子点只相距1微米左右,但对于此类实验来说,这个距离大到足以证明纠缠态,物理学家终于在全固体材料中完美演绎了实验。

  有评论称,该成果让科学家迈入了量子研究的新境界,因为笼统地讲,无论是光学还是固态系统,都具有实现量子计算和安全通信的潜力,但固体材料中的量子纠缠,最终更易将技术纳入到电子设备中。人们可欣喜地看到,在以原子为基石的微观世界里,光与电的行为将不再服从古典规则,而是量子物理规律。(张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19: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時有量子notebook和量子iphone x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19: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universebreaker 的帖子

量子计算机当然不是给我们用来玩电子游戏的,因为这好比拿激光切割机去切纸,其主要用途是例如象测量星体精确坐标、快速计算不规则立体图形体积、精确控制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等需要大规模、高精度的高速浮点运算的工作。在运行这一系列高难度运算的背后,是可怕的能量消耗、不怎么长的使用寿命和恐怖的热量。
假设1吨铀235通过核发电机1天能提供7000万瓦伏电量,但这些电量在短短的10天就会被消耗殆尽,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如果一台量子计算机一天工作4小时左右,那么它的寿命将只有可怜的2年,如果工作6小时以上,恐怕连1年都不行,这也是最保守的估计;假定量子计算机每小时有70摄氏度,那么2小时内机箱将达到200度,6小时恐怕散热装置都要被融化了,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希望你不怕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1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zglloo 的帖子

呃~你的話令我想起二戰後美國的第一代電腦,人人都說它是用於軍事的
當時誰也沒想到今天我們拿它來吹水
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拿量子iphone,量子notebook等產品來吹水,走著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19: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universebreaker 的帖子

当然我没有否认 他不能民用,因为他的计算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我也希望我们的notebook 甚至更小的移动设备能用上量子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0: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你的信息加密都是靠量子加密机来视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加密是否有随机性?加完了是否就不能解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4: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glloo 于 2010-1-21 19:21 发表
量子计算机当然不是给我们用来玩电子游戏的,因为这好比拿激光切割机去切纸,其主要用途是例如象测量星体精确坐标、快速计算不规则立体图形体积、精确控制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等需要大规模、高精度的高速浮点运算的工作。在 ...


这是什么来源的消息啊?

应该不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6: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mrks 的帖子

百科里面的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开想吧

想到什么样,以后就很可能是什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5-5-14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