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3942|回复: 5

一个小学生的作业之四——小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9 22: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平常心 于 2014-9-19 22:24 编辑

     来分布式论坛一年多,颇有收获。我的三个目的也基本达到。
       一是感谢,无论人们如何看待,我是真诚的。感谢“一群乐于奉献、热心于网络公益性分布式计算项目的爱好者”的工作对我探索Collatz问题的帮助。
      二是学习。面对数学,一个业余爱好者永远是小学生。我谈了自己探索Collatz问题的四个步骤(采用二进制、适度缩小研究范围、寻找Collatz树的整体规律、揭示形成循环圈的条件),尽管听到的有实质内容批评太少,我也应当感到满足。当然,今后我仍然渴望听到有具体内容的批评。
     三是建议。分布式计算是辛苦、艰巨的工作,如果能够找到计算对象的规律,对计算应当是有益的。我不奢望人们认可我发现的规律,只是建议:不妨检验一下。
     谢谢FWJ版主、Equn等优秀的网站工作者,谢谢给我具体批评、支持的网友。一年多的时光,我对Collatz问题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我自己的不足,我要学习、要作的事情还很多。
     仅以近日回复一位网友的几句话作为结束:



      感谢支持
      那是真诚的鼓励
      期盼批评
      那是我提高的阶梯
      直面嘲讽
      那是最好的激励
      品味错误
      那是一个新的起点
      剖析成功
      那里隐藏着我更多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7 15: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么枯燥的环境下,还能分享数学知识,顶一个。

希望LZ继续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17: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H 发表于 2014-9-27 15:18
在这么枯燥的环境下,还能分享数学知识,顶一个。

希望LZ继续坚持。

谢谢!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要学习就应欢迎大家的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期待批评意见,最近终于得到响应。我愿这批评,能够引来更多的批评意见。故先介绍一个批评意见。

             以“数学与观察”为名,先后写了几篇短文投稿:之一、之二、之三、之四……现在终于得到一个答复:之三的退稿信。我看到了审稿人的困惑,因为他没有看之一、之二,文章之三的很多地方就失去依据。但令我感动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很认真地給我提了不少意见。谢谢,谢谢!
  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文中定义‘Ci(m)的前一项 Ci-1(m)为该项的双亲;其下一项为该项的孩子’。这个称呼是不适当的,因为双亲显然是一个复数名词。应该分别称为‘前辈’和‘后裔’。这样也避免了后面‘无穷多个双亲’(把双亲的双亲仍称双亲)这种不合理的说法。”
  提这样问题出乎意料,但却道出了一个困惑我的问题。
  “对于有根树,每条边都有一个特殊的方向:指向根节点的方向,或者说上一层的方向(或者相反的,指向叶节点的方向,下一层的方向)。一条边的两个端点中,靠近根的那个节点叫做另一个节点的父节点(也叫父亲、双亲、双亲节点),相反的,距离根比较远的那个节点叫做另一个节点的子节点(也可以叫孩子,儿子,子女等)。” (引自《维基百科 树 (图论)》)
  我接触的资料中,似乎采用父与子的名称多一些,例如:“……f(u)称为顶u之父,u称为f(u)之子,以父为尾以其子为头的边称为父子边”(王树禾,《图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35页)。
  对树的介绍分析一般偏重于外向树(树的根节点的引入次数为零),规定一个边的两个节点中,靠近树根的那个节点为父节点,另一个节点为子节点。Collatz树是内向树。于是,我便将父、子节点的顺序倒了过来。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一个儿子有无穷多个父亲,这不符合常理。当然,  从汉语言的角度看,双亲显然是一个复数名词,也不恰当。“前辈、后裔”(一般采用“祖先、后裔”)与“父子”有明显区别,各有公认的含义,又不可替代。
  用什么才合适呢?
  我愈加困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常心 于 2015-1-21 16:18 编辑

近来做了一点加加减减的计算,希望这些数据有利于大家了解我关于Collatz问题的认识,提出更多批评意见。
这是根据Collatz图的基本规律,统计了最底层首项为10001(17)的子图上,各归一步数下60位以下二进制数的数量(见附件)。

Book1.xls

31 KB, 下载次数: 2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6: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常心 于 2015-1-21 16:54 编辑

因一基本数据出现错误,上次发的附件Book1中的7级数据有误,特更正,并诚恳道歉。
Coolatz等效图可划分为二大子图:一是最底层首项为10001(17)的子图;二是最底层首项为1110001(113)的子图。在人们的实际结算、证明之中,涉及到的数字项大多为前者。10001(17)
因我已经证明,若Collatz问题对于数集B的所有元素都成立,则对于奇数集M、自然数集N的所有元素都成立。我的计算仅限定在数集B,B ={x|x= n×10^2k+(10^ (2k-1)-1)or m×10^ (2k+1)+(10^2k-1),x∈A,k≧1, n≡0(mod10),m≡1(mod10) }。可以计算出,在数集B中,n位二进制数共2^(n-3)个。
10001(17)的归一步数为3,故该子图上个级数字项的实际归一步数为级别加3。(当然,这里的归一步数仅考虑奇数项)
从附表可以看出,在同一级上,随着二进制数数位的增大,其数字项也在逐级迅速增加。
数位较小的统计数字似乎有点不“规律”,这仅仅是起初的暂时现象。在整个Collatz图上,当归一步数达到12级以上时,任何数位的累积数均明显小于较大数位的累计数。

Book1.xls

23.5 KB, 下载次数: 20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5-5 20: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